刘协忽然就觉得自己很欣赏林墨的眼界和心怀百姓的心境。

    只是,他这样的人,可敬也可怕。

    哪怕有一天,真的把兵权交出来了,也难以让人放心。

    毕竟,这样的人反不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想反就有能力反。

    身为君王,对这样的部下是最忌惮的。

    而且,只要他站在朝堂上一天,世人就会永远记住刘协是被他所救,皇朝天下是他打下来的。

    这样的话,他会受不了的。

    收拾好不由自主发散的思维后,刘协正了正身子,重新回到问题本身。

    林墨所说的方法确实不错,也确实可以制衡世家,假以时日,皇权会得到高度的集中。

    可是啊,如果现在贸然实施,必然会引发世家们的强烈反抗。

    取消察举制,相当于斩断了世家进入庙堂的通道。

    如果自己能像汉武帝在位时期的稳定,那当然可以放手一搏的,问题在于自己才刚刚回到许昌,连军政权力都没有握在手中,直接就走上与天下世家对抗的路

    是否会引发动荡且不说,一定会让世家走向自己的对立面。

    就目前自己这种处境可不敢这么玩,刘协还是能清晰的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爱卿啊,此事干系重大,眼下百废待兴,连九卿都尚未裁定结束,容朕三思。”刘协说这话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留意着林墨的反应,似乎害怕激怒了对方。

    “陛下,微臣知道陛下担心什么,朝堂之上微臣自有方法平定风波。”

    林墨不急不躁,随后,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道:“不过,若陛下心不在此,忧虑朝堂九卿空缺,那微臣就把心思收回来,放在这上面,也好为陛下分忧。”

    闻言,刘协心头一怔。

    此话何意,是说他也要参与九卿空缺的人选裁定吗?

    原本轻松惬意的谈话骤然间就紧张了起来。

    刘协知道,如果林墨有意要介入,那他这个天子根本没有裁定的权力。

    先前选定的人里,除了原本就有职务在身的耿继、荀彧,外加复用的杨彪,其他都是吕林的人。

    原本以为接下来选用两个自己的人,也就算是完成了这次的公平交易。

    却没想到

    听这意思,是朕采用他所谓的考试选才便可以钦定郎中令和卫尉了吗?

    刘协不知道,也不敢问,但刚才林墨那句话确实是有这样的暗示。

    如果是这样,那他就得重新认真的斟酌了。

    启用林墨的方法,无异于是搬上台面去跟世家作对,冲击会非常大。

    但如果不用,那么郎中令和卫尉的职务就有可能拿不回来。

    刘协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失去了这两个位置,那朕再想掌控京畿防卫就永远也没机会了,莫不如先答应他,朝堂之上他也需要分担冲击的风险,到时候局势不稳却也不是朕一个人的责任。

    而且,到时候他们翁婿南下与曹操决战的时候,朕可视情况夺回京畿防卫,一旦稳定住了局面再恢复察举制,又或者视情况双制并行,那么矛盾也能得到调和。

    取消察举制的冲击很大,但失去郎中令和卫尉就意味着掌权之日遥遥无期。

    两者相比,刘协当然还是倾向于后者。

    背负双手的他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走向林墨身侧,后者站起身来,没理由自己坐着陛下站着的。

    “爱卿方才说,朝堂之上,伱有把握稳住风波,此话确然吗?”刘协抛出了妥协的话柄。

    “这是自然,也是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