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此时当家做主的叫做罗宾,是罗平的亲弟弟。

    他就一直想不明白,拼团的地推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比拉手网的精英团队还牛逼,这不是犯规吗?

    “最近二三线市场反馈了一个消息,说拼团的分站员工明显比上个月少了。”

    “伱的意思是说,那些人是他从分站调过来的?”

    “我猜是这样。”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外地团队来沪上展业,光熟悉环境就要一个月,他们刚来就能这么如鱼得水?扯淡。”

    “也许从外地过来的,并不一定是外地团队呢?”

    “什么意思?”

    “这是咱们的市场专员拍到的照片,这三个人,还有这两个人,经过咱们分站员工的辨认,早先就在西京出现过,据说领头的这个还上过武林风。”

    “然后呢?”

    “拼团的业务是从四月份开始的,一线大学城和二三线市场同时开始做,这半年时间里,我认为他们的员工一直在轮值,每一个员工,至少跑过三个城市,且都是一个月以上。”

    拉手网的地推经理拿着两张照片,把自己的猜测全无遗漏地说了出来。

    就在此时,崔依婷忽然想起一件事,微微张大了嘴巴:“拼团的老板叫江勤,现在最火的知乎也是他旗下的产品,据我所知,他们地推团有将近两百个人同时在沪上进行过知乎的推广。”

    “也就是说,他们的团队比我们的团队更熟悉环境?甚至签约能力也比我们强?”

    “嗯,而且……知乎和大学城附近的商家,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广告合作,他们和这些商户算是老朋友了。”

    崔依婷的这些消息,都是和叶子卿聊天的时候听说的,当时并没有太在意。

    但现在想想,如果江勤在推广知乎的时候,就已经在为拼团的沪上分站做准备了,那就太恐怖了。

    知乎是什么时候全国推广的?是09年9月,甚至更早,那个时候,拼团的业务才刚刚在临川铺开。

    那么倒着推算的话,他可能从09年就开始策划10年年底的事情了,这简直骇人听闻。

    事实上,崔依婷猜的一点都没错。

    这支突然出现在沪上的团队确实是通过之前的知乎推广,一直在摸索周边的经商环境,这就是江勤在年初的时候什么都没做,但第一步就和他们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的原因。

    打广告确实是牛逼的营销手段,但在团购这个行业里,想保证高效率,地推团队的经验值绝对是重中之重。

    我挨家挨户找过去,总要比你在电视上闪过十几秒有效的多吧。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