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到各部门参观了一下,但中途就被运营主管特洛特叫住了。

    “特拉维斯先生,我有事情要汇报。”

    “怎么了?”

    特洛特翻开手里的数据表:“最近这段时间,uber的订单数量不断减少,其他数据也出现了整体下滑的态势。”

    特拉维斯看了一眼:“春节效应?”

    “不,春节已经过去很久了,复工也已经一个月了,这不对劲,尤其是日活、频次和新用户注册率的整体下滑,不能看做寻常的波动,必有原因。”

    “不可能,哔哔和快的负责人都病了,这就是寻常波动,不要太紧张,市场已经是我们的了。”

    特洛特张张嘴:“特拉维斯先生,市场上还有嘀嘀,它的老板是伟大的江勤,小看他是会被诅咒的。”

    特拉维斯瞬间笑了:“特洛特,这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你本来应该留在愚人节用的。”

    特洛特表情严肃地开口:“先生,这样的数据波动我曾见过。”

    “?”

    “拉手网在从盛到衰的阶段,数据表现就是这样的。”

    芬顿此时也正盯着特洛特看:“特洛特先生,您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特洛特眯起眼睛:“说话归说话,不要骂人!”

    “咦,这句好像是中国话,看来您是中国人,我对中国文化一直都很有感兴趣,能知道您的中文名字吗?”

    “我叫……康敬涛。”

    特拉维斯建立中国团队的时候吸取了的亚马逊、高朋和外卖超人的失败经验,特地选择了最本土化的团队。

    当初,康敬涛在口碑外卖任职,因为害怕江勤离开,后续就加入了uber。

    原因有很多,外国企业给的多,休息时间也充裕,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江勤对这个市场没兴趣。

    可谁知道就在年底,江勤忽然下场,以至于康敬涛这几个月一直都提心吊胆。

    不过后续嘀嘀的表现一直都很差强人意,倒是减轻了他心中的忐忑,直到这个月的整体数据表出来之后。

    有的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真的见过这个数据,他认为这种数据波动可以命名为江氏波动线。

    而随后半个月时间里,事情的走向开始朝着康敬涛最担心的方向迅猛发展了,一直盯着数据的康敬涛发现,数据还在掉,但特拉维斯却还是不相信这其中暗藏危机,这是独属于美国人的傲慢。

    而有些小事,刚出现的时候未被人注意,但引起注意的时候,危机就已经迎面而来了。

    “私家车……?”

    随着uber数据持续下跌的几天时间,整个沪上市场和京都市场忽然间涌入了大批量的私家车,而且全都是贴着滴滴出行标志的私家车。

    而嘀嘀的打车响应速度,从原本的十五分钟,逐渐变成了一分钟到两分钟之内应答。

    2014年的三月中旬,距离愚人节不到几天的时间,一则仅供沪上及京都的新闻被微信用户迅速地转入了朋友圈。

    《我在嘀嘀兼职做司机,月入过万》

    于是在整个三月份之后的半个月了,嘀嘀的车手数量急速猛增,这个增量速度,很多人见都没见过。

    因为嘀嘀并不是侵占了对手的市场,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特拉维斯整个人都炸了,看着满街的嘀嘀出行,感觉到一种庞大的阴影呼啸而来,令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窒息。

    【嘀嘀来了,uber赶紧撤吧】

    【中国最会打商战的狗来了,留给uber的时间,不多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