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公社的小李说到做到,当天下午就给白柳送来一张购奶证。

    拿着这张证,才能到公社的养殖场买牛奶。

    不限量,但一般人也不乐意买太多,养殖场那边更不会给人送奶上门,只能白柳每一两天跑一趟。

    就当锻炼身体了。

    白柳骑车到达养殖场的时候,新鲜牛奶刚好经过简单的杀菌,她直接递上购奶证和一个奶壶。

    “冯师傅,来四斤牛奶。”

    “好——等等,你说几斤?”接过壶正要打奶的冯师傅满脸震惊。

    他觉得自己听错了,恰好翻开购奶证,一看上面的名字——白柳。

    瞬间不觉得意外了。

    别看她最近才来养殖场打奶,却是少有的大顾客。

    白柳笑眯眯:“四斤。”

    冯师傅看了眼她,手上的动作没停:“还要做上次的牛奶小馍馍?”

    前几天白柳第一次打奶,心血来潮买了三斤,回家用牛奶和面,又加了一点糖。

    蒸了一锅小馍馍,还送了冯师傅三个。

    想起小孙子吃牛奶馍馍时的馋样,冯师傅乐呵呵地多盛了半勺牛奶。

    别看他在养殖场干了半辈子,但还是第一次听说蒸牛奶馍馍。

    你别说,看着就好!

    白柳随意点点头,她打算做点新样式的点心,趁着最近不忙给糖豆补补。

    “牛奶馍馍好,我家老婆子回家也做了一锅,跟你一样,加了一点苞米面,甜滋滋的真香。”冯师傅赞不绝口。

    白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已经观察过了,冯师傅是养殖场的老人,说话靠谱也有权威。

    最重要的是为人和善,不会是冷脸人。

    她不会打猎,每月多多少少也有一点固定收入,但缺少肉票。

    如果能走冯师傅的关系,买点肉就好喽。

    “我女儿也喜欢吃,孩子是早产儿,年前又病了一场,我想着让孩子多补补。”白柳数出一块零四毛钱。

    冯师傅接过钱,帮白柳放好奶壶。

    “我孙子过年前也病了一场,挺严重,一直高烧不退,去医院竟然没退烧针。”他看后面没人,也聊起家常,“我们吓坏了,想尽办法退烧,但没用。幸好第二天有了退烧针,听说是纺织厂高厂长的妻子使力。”

    白柳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巧了,我闺女也是那次发烧,差点啊。”

    冯师傅很诧异,随即看白柳更亲切了几分:“孩子也是沾了高厂长夫人的光?”

    “是。”

    白柳想起当天的事,依然觉得心有余悸:“真是感谢高厂长一家。”

    她眼珠子一动,压低声音:“冯师傅,你知道那天还有一件事吗?”

    冯师傅看了看周围,点头:“你是说有人抢退烧针吧。”

    “那天我家老婆子带孙子过去,说没有退烧针后马上急了,正要去打听消息,就听说铁路的一个领导抢了退烧针。”

    “你说说,先来后到都不管了,同样是领导,看看人家高厂长,再看见这位。”

    冯师傅满眼不屑,显然至今想起依然非常生气。

    白柳眼眸低垂:“听说是更早到医院的孩子让出来的。”

    “你信吗?”冯师傅冷哼一声,“说穿了就是没规矩,要是举报——”

    “咳咳,”白柳打断他说话,“冯师傅别说了,咱心里记着高厂长的情就行了,说实在的,我也是打心底里感谢高厂长和常大夫。”

    “你咋知道高厂长妻子姓常?”冯师傅觉得白柳这人有点门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