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将西突厥简单粗暴的划分成了十大部落。

    然后分别设咄陆部和弩失毕部各统五个部落,咱们简称左厢和右厢。

    而西突厥这个话事人觉得自己最精妙的操作就在这里:

    左厢和右厢是仇人。

    不出意外的话,他咥利失会成功玩一手制衡,重振西突厥荣光义不容辞!

    然后不出意外……其实换谁来看这都必然出意外。

    这手制衡就玩了不到三年,左右两厢就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咥利失这个大可汗都被联手赶了出去,流亡焉耆。

    就是在这种西突厥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二凤一边命侯君集攻高昌,一边还给这西突厥的内乱加了一把火:

    亲自给咥利失的侄子册封为新的大可汗。

    而在唐朝设立西州后不过一年,左右两厢就打出了结果:

    二凤亲封的大可汗兵败被杀,西突厥重新统一。

    重新统一的西突厥第一件事就是给唐朝上压力,因此二凤才会有这样的感叹。

    但嘴上说着反思,实际上二凤压根就没考虑过撤销西州。

    而且事情很快迎来转机:

    642年,西突厥大可汗通告西域各国:我要去打康国了,到时候你们看看,我与那天可汗孰帅?

    这种打天可汗脸的宣言让西突厥上下气势如虹,光速攻克了康国,顺带抢了米国,劫掠财宝无数。

    但西突厥大可汗拒绝与属下共分财宝,于是西突厥内部矛盾重新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下,二凤开始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

    643年底,遣使入西域,封咥利失的后代为大可汗,拉拢西突厥内部亲唐派,加速其内乱。

    644年初,在使者联络下,此前倒向西突厥的焉耆国内部,亲唐派开始鼓噪闹事。

    同年四月,侯君集被斩首,大唐内部重新安稳。

    同年七月,二凤下诏,攻打高句丽。

    同年八月,二凤下诏,命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攻焉耆国。

    十一天后,郭孝恪以三千轻骑突袭焉耆国都,擒其王,焉耆国灭亡。】

    刘备饶有兴趣看着这突厥人复杂的姓名。

    看着这西突厥的分分合合,依稀想起来了孙吴的那个由大舅哥亲手操刀的内乱:

    “二宫之争?”

    “似而不是。”

    法正摇摇头,多点评了两句:

    “若是制衡,应当要使得有仇的双方都有求于这个大可汗。”

    “这突厥人此举,无异于帮双方整合了部署。”

    “真是……自取灭亡。”

    在法正看来,即使要分这十部落,也是要将有仇的双方掺杂起来。

    伱这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是往有仇的两人手里塞入了武器。

    不把对方捅个透明,确实很难停下来。

    孔明则是笑了出来:

    “这唐皇,倒是将诸部联合所上的天可汗尊号用了个清楚。”

    “册封弱势者以图强獠,如此方为制衡。”

    “那西突厥内乱之始的大可汗真应该好好学学。”

    刘备则是看着这位皇帝那一步接一步的操作,同样心情复杂:

    “焉耆国灭。”

    不同于感触不大高昌,这焉耆在大汉开西域时就已经存在。

    西域小国,从前汉至今,又从今至那唐,最终方才覆灭。

    “大哥,这焉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