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的气候本就炎热,如今已经开春,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热,有的伤卒选择在墙根下行走,因此一些议论也被诸葛乔听到。

    “…这吴狗怎地还有援军的?”

    “太守不是说了么,江陵危则荆南安,那些本来攻打荆南的吴狗这时候全聚过来了。”

    “有援军又怎地,不还是至今都没攻进来?”

    “可那吴狗也确实不怕死,咱们到现在都没夺回城门……”

    几个伤兵走远了,诸葛乔的心情就不由得吊了起来,当晚母亲返回之后诸葛乔干脆直接问了出来。

    黄月英叹了口气:

    “城北战况焦灼,吴地健儿每日仆死千余,江水尽赤。”

    诸葛乔哑然,难以想象仅仅一墙之隔的外面是何等境况。

    沉默了一下,黄月英摩挲着手中盛着热水的杯子缓缓道:

    “吴地健儿奋死而攻,蒋太守拼死抵抗,此番战事恐不逾十日便要出结果。”

    “十日?”诸葛乔惊讶,他读书不少知晓攻城有多艰难。

    城北他也是去过的,虽然城门失守,但蒋太守非庸人,定是也有再次构筑防线。

    黄月英点点头,这也是她与蒋琬商谈过后的结论。

    按照吕蒙这样的填人速度,至多再打半个月江东就会自溃。

    而且如今整个荆州同时聚集了孙曹刘三方,局势极为复杂,不管是玄德公还是曹操恐怕都不希望看到江陵攻防变成旷日持久的鏖战。

    不过这些话就没必要跟诸葛乔详细讲了,黄月英饮了一口热茶,想起来这几日攻防眼见的最安全的应该就算得上弩匠了。

    一时间做母亲的心态占了上风,眼睛盯着诸葛乔若有所思:

    “伯松如今算学学的如何了?”

    诸葛乔顿时感觉到了压力。

    城外的吴军营中气氛森然,韩当坐在自己的营帐中也不点灯,叹了一口气。

    领军回援之后迎接他的是吕蒙的诘问,三万余人攻汉寿不克而还主将身死,已经可以称败。

    身为老将韩当懒得辩解,毕竟潘璋这厮乃是孙侯一力提拔,他打算等回江东之后面陈孙侯。

    责无旁贷的情况下,此前领的兵卒除了他的部曲之外,余下也重新归于吕蒙调度。

    然后这批健儿便被投入到了残酷的江陵战场上,当天就有百余人死的毫无声息。

    吕蒙给韩当自夸称江陵城下的战线正在稳步推进,但韩当看的明白这些都是用人命生生堆出来的。

    往前进一步便要死百余人,往前推一丈便需千余人作阶。

    但更不可能劝说吕蒙停下来,毕竟如今已经酣战数日,此时撤退,那江中的士卒岂非皆枉死?

    怀抱着这种心态,韩当只觉得茫然。

    江东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了这个样子的?

    于是次日韩当麻木的陪伴在吕蒙身边,看着其大呼小叫勒令士卒推进,呼喊着又加了一队军正督战,并喊出了“不进者死”。

    此时有人禀报,称乐乡方向有敌军出现。

    乐乡位于江陵正西,长江上游的一个县城。

    韩当不假思索,起身请战。

    相较于在江陵城下命令健儿去填命,他宁可去跟敌军厮杀。

    吕蒙自无不可,甚至亲切的拉着韩当的手托付道:

    “义公此战定不至于不克而还!”

    言语殷殷,但韩当心却凉了半截。

    这位老将认认真真看了吕蒙一眼,随即平淡的拱了拱手道:

    “定不负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