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点察名册,刻录名字,春秋永祭,与汉同飨。

    简雍想象得到,这般举动必然会招至公卿世家不满。

    但……谁在意呢?

    简雍轻笑,他也看过光幕,也知晓后世那武侯祠香火有多盛,更能清楚看到后世那名为博物馆的建筑对其历史清楚的记载。

    而自始至终始终如一的还有那对百姓的重视。

    无民不成国,无卒不成军,这是如今玄德公和几位军师再清楚不过的认知。

    公卿世家不满这祠堂的逾制又如何?玄德公还定三秦又不是借助彼辈之力。

    于是简雍的心情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不仅认真祭拜了一番,还认认真真将这靖安祠的模样记到了本子里。

    诸般事了之后,转身离开前简雍还听到了两老者对话:

    “老张不祭奠一下你大儿子?”

    “能成吗?大郎乃是死于去年,而且是被征入了曹军……”

    “嗨,我去后面墓园祭拜过了,里头安葬的也有曹军,玄德公不会计较这个。”

    “那……我拜拜?”

    “快点儿的。”

    一声呜咽的哭声跌入尘土,也让简雍幽幽叹了一口气。

    东出河谷道便是陈仓,只需要看看陈仓的矮墙简雍就知道这里为何会被赵马二位将军攻下了。

    毕竟只需枯水期结束此处根本不能行军,自然也就没有筑高墙防守的必要。

    不过此处守将或是看百姓辛苦,令士卒支了一排茶水摊供往来的歇脚,也被简雍记在本子里。

    并不打扰此处守将,简雍骑着马越过陈仓继续往东,随即关中八百里秦川沃土那一望无际的模样映入了简雍眼帘。

    见多了巴蜀峻山,看惯了雍凉丘陵,如今眼前的景色对简雍来说堪称舒坦。

    一年前虽然也是从此处去雍凉的,但彼时乃是数九寒冬且心事重重,与此时必是不能比。

    就这般走走停停,令简雍颇为意外的是到了郿县竟还遇到了一个熟人。

    “大郎君?”

    “大郎君!”

    这般稍显不伦不类的称呼让简雍迷惑了片刻,但随即便反应过来这是在叫自己,循着呼声望去简雍就看到了一个满脸喜色的老农。

    常年走南闯北的简雍记忆力相当好,因此瞬间便记了起来,大笑着迎了上去:

    “老丈这是又弃了汉中的良田?”

    简雍还记得一年前曹军与韩遂马超联军战于潼关时,他在褒斜道遇到了这家子逃难去汉中的。

    当时老丈还坦言,与其面对乱兵还不如逃了汉中去入了五斗米教讨一口饭吃。

    如今在此处相见,眼见老丈精神矍铄,彼时被抱在怀里的幼子此时也满脸好奇看着他,眼中多了灵动之感。

    两个女儿脸上的愁苦之色消去大半,小女儿旁边还有一个面色憨厚的汉子此时正在亲昵的与其询问情况。

    只是扫了一眼简雍便顿觉欣慰不少,打趣道:

    “老丈可是回来传五斗米教的?”

    老农顿时佯怒:“大郎君好不晓事,老汉我凭手种地,何须入那五斗米教?”

    寒暄过后两人便是一起大笑。

    说来奇怪,当时两人只不过攀谈了几句并不算是有什么交情,但如今再见却宛如老友一般,简雍更是毫不客气的夜宿老农家里。

    夜间闲谈时也不可避免的说起彼此经历。

    对老农说颇为简单,入了汉中后还没等纠结完要不要入教,五斗米天师就被刘皇叔天兵打得仓皇北逃。

    本来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