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回头稍微捋一下这个阿拉伯的种种成就,孔明忽然就想起来了孔子所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话对阿拉伯来说太合适不过。

    居东西之半,拥罗马之学要,得中国之技艺,最终方缔强国,传承数百年。

    若欲学科学,重学重教固然重要,但彼此交流也同样重要。

    就如那后辈叹息数次的大明朝,若非禁海,或许最终依然难逃覆灭之厄运,但想来至少也能延百年国祚吧?

    摇摇脑袋将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摒弃掉,孔明端端正正将那所谓的医学教条抄录了下来。

    虽说是医学教条,但孔明一眼也能看出来,其严密的步骤亦可用于工学、治学、治政等方方面面。

    而一旁的张仲景自然也不用多说,孔明看过去便见到老人家双眼都乐得眯了起来。

    迎着孔明的目光,张神医大大方方道:

    “此前犹有眷恋成都之安定,畏出蜀之千里路途也。”

    “如今看来,出川即便五千里,此路亦当勤勉而走。”

    这话让厅内大笑,孔明也不由得莞尔。

    心下更是明白,此前光幕泛泛而聊,所言者极少有关医道。

    而此前成都一年经营后可谓焕然一新,且气候相较于北方的苦寒亦舒服不少,老神医不愿离开无可厚非。

    只是没想到出川第一遭光幕,不仅成了唱名主角之一,医道之言更胜往期。

    而这医术教条,对张神医撰写《伤寒杂病论》恐怕也不啻于久旱逢甘霖了,故而难得笑的眼睛都没有了。

    欢乐的气氛当中简雍脸色略有发苦。

    他此前可是说过等天下太平愿往罗马一行来着,但按光幕所说,罗马之乱不输于大汉。

    若是等天下太平启程,岂非是弃安定而赴祸乱?

    但如今知罗马,若是不往罗马一行简雍又实在不甘心,一时间反倒是两难了起来。

    ……

    甘露殿中,熟知汉末至隋这段历史的众人看着远方罗马帝国的乱世,一时间也多慨然。

    “气候动如弹指,帝国倾覆百年。”房玄龄怅然。

    对老房来说,从后世那里看到的宇宙星辰之景这辈子都难以忘怀。

    而愈是回想,便愈感叹人身之渺小,如今更是同样。

    从汉至两晋时,气候转冷了多少?虽无具体记录,但亦能从史册民生当中窥见分毫。

    天暖时漠北并未停雪,天寒时江东也未大冻。

    四季分明之线动移百里,便可亡一国,乱世百年。

    房玄龄的怅然杜如晦看在眼里,于是轻轻拍了拍老友的手背:

    “既如此,方更需扭唐之国运。”

    “以人胜亘古气候,何其伟哉?”

    何其伟哉?短短四个字也让房玄龄豪情顿起。

    他们皆是随陛下定乱世的老臣,若是知艰局就生畏,那也不会如今身处此处了。

    杜如晦笑的风轻云淡,毕竟按既定历史他此时当死,而如今既然还活着,那便当变不变之世。

    甘露殿内群臣不外如是,秦琼面有所思,侯君集面露渴望,长孙无忌舔了舔嘴唇对此前自请罢相之决策更加后悔。

    刘仁轨满眼的跃跃欲试,马周半懂不懂神情严肃。

    李世民感慨更深,轻叹了一声: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可以攻玉。”

    孙思邈不管不顾奋笔疾书。

    【公元249年,司马懿先生对着洛水发表了一篇改变历史走向的幻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