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竟命不久矣?

    只是他自己都没注意到,对鲁军师这个称呼变得并没有那么抵制了。

    吵吵嚷嚷间鲁肃也暂时忘了第三个问题,因为此时光幕经过一个简短的片头图片切换,最终定格在了一幅人物肖像上。

    这是一个身着明黄色华袍的女人,头戴与汉天子截然不同的冠冕,面有威仪之容,旁边是小字注解:

    武曌,武周政权,谥则天大圣皇帝。

    随后画面逐渐隐去,光幕上暗了下来,鲁肃能看到一行衣着华服的人在黑夜中脚步匆匆,直冲这座宫城的最中心处。

    与其相伴的是刚才听过的声音,在此时有条不紊的重新出现。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

    刚刚上任不过一个月的八十岁宰相张柬之,在经过数月的密谋联合之后,终于在这天晚上将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堵到了床上。

    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名大臣,联合太子李显以及数百禁军,在打出清君侧的口号之后,第一时间诛杀了武则天最爱的两个二十岁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并顺势包围了集仙殿,请皇帝归政于李唐。

    形势所迫下武则天显然没有第二个选择,于是接下来便是大唐百姓很熟悉的一套流程。

    太子监国、皇帝禅位、武则天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女性太上皇。

    李显登基一个月之后便正式诏告天下,复国号为唐,官制服色文字习俗皆复唐旧制。

    至此,武周政权正式告终,以张柬之为首发动的清君侧顺带夺政归权,便是神龙政变。

    这可能是古代史上最简单的一次政变,一边是宰相太子禁军三方齐心,一边是武则天已病重数月且两个男宠搞得朝堂内外鸡飞狗跳。

    更重要的也是这场谋划数月的政变当中,武氏一族齐齐保持了沉默,使得武则天最终被打了一个猝不及防,只能无奈的升级太上皇。

    对李唐的忠臣来说,这场政变无疑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它没有让李唐走上和秦朝类似的道路三世而亡,成功续了一波命。

    但实际上咱们如今看得明白,在男权社会称帝的武则天,即使政治手段再怎么强悍也无法掩盖她先天的不足:

    武周并没有属于自己这个政权的继承人。

    这方面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亲戚关系的选择,李显虽然是姓李的,但终归那也是她武则天的亲儿子,在李唐的族谱当中她也是高宗的皇后。

    若真敢冒大不韪立嗣武三思,这个关系并不亲密的侄子若是登基,追封的对象也一定是父亲武元庆和爷爷武士彟,不会跟武则天有多大关系。

    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在张柬之等人身后也依然有一个老臣呕心沥血,直至逝世时都还在为还政李唐谋划,这名字我们也都不陌生:

    狄仁杰。

    将时间倒拨二十二年。

    683年,李治病噶,李显继位称帝。

    但不过两个月之后就被武则天亲手废黜为庐陵王,另立李旦为帝,自己则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一方面任用以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为首的酷吏把持朝政,诛杀异己,并镇压地方上的反武风潮。

    一方面则是大兴佛教,不断在民间强化武周代唐的谶纬之言。

    直至690年,七月时,东魏国寺以法明为首的僧人撰《大云经》,称武则天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为天下之主。

    武则天大悦,令《大云经》颁行天下,更命每州都必须修一座大云寺,好收藏诵读讲解《大云经》。

    等到九月时气氛已经烘托的差不多了,官民、宗戚、四夷首领、沙门、道士联名向武则天请求更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武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