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搬家的旧友,姓廖,两人曾经饮酒作诗,颇为志同道合。但是有一句诗的出现,顿时让韩霖差点跳起来。

    鸟迹论书方古雅,龙媒入画始权奇。

    这句诗的来历出自《用韵答友人论诗》,是南宋诗人林希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而这样夹带诗句的寻人启事,略微有点古怪,安旃绛感觉可能有什么问题,就给他报告了。

    诗的来历并不重要,关键是韩霖看到这句诗的两个字,雅和权,立刻就产生了联想,姓廖,连起来就是廖雅权,是她,帝国之花?

    “沈明峰,许寅正打电话通知追踪的三个人,你监视的怎么样了?”韩霖打电话给沈明峰问道。

    “我给许寅正回了电话,仔细询问他们的衣服、相貌特征和携带的物品,在火车站已经盯住了他们,住在湖北路的一家小旅店。”沈明峰说道。

    “是叫狮子桥旅社吗?”韩霖问道。

    “您是怎么知道的?没错,就是这家旅社,有两组兄弟轮流值班盯着。”沈明峰说道。

    “盯死了,明天早晨就拉起网来,如果发现有可疑目标,就立刻打电话给我,我没有赶到,你们就进行跟踪,千万不要打草惊蛇,记住,接头的人可能会是女扮男装。”韩霖说道。

    对上了,到报社刊登寻人启事的人,就是驻沪特务机关来的人,因为寻人启事约着见面的地址,就是狮子桥旅社,说明这里就是接头地点。

    韩霖很想试试,到底能不能在廖雅权发挥作用之前,就把她给挖出来,最为直接的证人,就是陆军整理处的训练组长,一旦是廖雅权发展的他,他能够招认,或许历史的轨迹就将有所转变。

    廖雅权不是一个人在做潜伏工作,背后肯定还有一个支撑她的情报小组,这次监视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这个小组挖出来,这也是很直接的证人,或许还能得到直接的证据。

    按照未经证实的资料,廖雅权这时候在军委会的汤山温泉招待所,已经与金陵政府行政院的秘书黄浚搭上了线,加上汤山温泉招待所的特殊地位,想要动她可不容易,必须要做到证据确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