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款为部队筹集一批药品,尤其是目前最有效的消炎药百浪多息。在金陵政府军队里的同志,向上级报告说,磺胺能够预防和治疗伤口感染,效果非常好。”

    “磺胺这种药我也听别的同志汇报了,据说是美国制造的一种新型消炎药,暂时还找不到替代品,而且这种药物已经在沪市开始秘密生产了,但药厂的大部分订单都给了金陵政府的军队,一少部分流入了黑市。”

    “日本轰炸平民区,受伤的人很多,有钱人争相购买,药价直线上升,前几天黑市一片就要三块钱,一瓶百片卖到三百块钱,针剂更是贵的离谱,一支就要六七十块钱。”沈青峰皱着眉头说道。

    “沪市有药厂生产磺胺?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药品实现了本土化生产,最起码能够买到,上次黄鱼同志不是支援了我们五万法币吗?”郭正弘问道。

    “老家经历长时间的围剿,在延州刚刚稳定下来,又要开始和日军作战,各种物资都极其匮乏,我奉命采购了一些物资运到根据地,又把两万块现金交给了上级部门,老家的日子比我们还要艰苦。”

    “我们和金陵政府双方形成合作,在金陵等地需要建立办事处,这也得一大笔经费,农夫同志前段时间去金陵的时候,带走一部分,眼下我手里还剩下几千块钱,这其中也包括我们的活动经费。”

    “眼下的关键是,抗战爆发了,环境稍微有些改善,我们集思广益,发动沪市的进步人士和革命群众,还能凑到一部分钱,但从黑市买药行不通,价格高的吓死人,需要找寻合适的渠道。”沈青峰摇了摇头说道。

    “要不要主动联系黄鱼同志,或许他有这样的门路?”郭正弘问道。

    “我觉得最好不要这么做,农夫同志去金陵的时候,专门和我说过他的情况,我们沪市的党组织,除非是遇到万不得已的重大情况,否则决不能轻易和黄鱼同志发生直接联系,这有可能给他带来风险。”

    “我们把想要采购磺胺的困难说给他,或许黄鱼同志会有所误会,认为是我们寻求资金方面的援助,这也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搞成这样就不好了。”沈青峰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