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我们得到青霉素菌株。”

    “这种技术没有垄断性,中国也已经有化学家进行研发了,突破是早晚的事情,要的就是速度,如果能够和别的药厂合作,也是快速有效的办法,只是我们的利润就要分走一部分。”韩霖说道。

    他看过关于青霉素在抗战时期的资料介绍,主要是中国微生物学家关于研发青霉素的过程,有几个要点记得很清楚,对于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这几個重要的知识点,能够极大缩短研发的时间。

    中国只是不具备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条件,其实明年就研发成功了青霉素,导致价比黄金的原因是产量实在太少,完全需要进口,他这次来美国,也希望能够订购一些机器设备,在中国完成青霉素的生产。

    “我们明年能做到量产吗?”佩雷斯问道。

    “可能性微乎其微,你也不要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最起码两年时间或许能做到这一步,提前一个月都是巨大的胜利。”韩霖摇了摇头说道。

    我也想明年就达到量产,这会挽救多少人的生命?可制造出青霉素和实现量产,这是两个概念,技术的研发没有捷径可以走。

    “我们缺的是技术和研究人员,至于设备和场地,这都不是什么问题,既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技术,那我们就同步进行,我负责招募人员包括工人,采购设备和租赁场地,你来负责技术方面的问题。”佩雷斯倒是很果断。

    他是资本家,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既然有办法能够达到目的,他就不愿意把利润分给别人。

    “我需要订购一批培养器皿和化学干燥机,伱联系船只通过滇缅公路运到春城的药厂,我会在春城设立研究所,等到这边的技术突破以后,春城的药厂迅速投入实验和量产,必要的时候,也得从美国运输到中国一批,总的有个衔接的时间。”韩霖说道。

    接下来,两人详细商讨了制药公司的实施方案,考虑到中国也是青霉素未来的大市场,佩雷斯也希望能从中国市场的销售利润中占据比例,所以,他这次在美国公司的股份占据四成,同时,在中国的份额有他的三成,可注册公司却是他来出面。

    韩霖要靠着佩雷斯在美国的人脉关系,保障自己的产业,美国人开办的公司,中国人参股,这是合情合理的操作,不会被某些人拿出来说事,要是中国人掌握着青霉素的生产,估计问题就大了。

    两人的合作,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