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自古以来就是依附天工学院而存在的。

    得益于天工学院的灵气滋养,丰谷镇附近的田地肥沃、水产丰富,每年都能出产许多粮食。

    由于学院中的学生和夫子并不农耕,于是镇上的百姓便将这些粮食供给给天工学院,免去了夫子们四处筹粮的辛苦。

    因为天工学院对事物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丰谷镇上有好几处打谷场和磨坊,大多集中在镇子的东南角。

    正是因为雪崩之时有一些百姓集中在打谷场附近劳作,所以并未被倾倒的房屋掩埋,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可惜了那些粮食啊。”

    百姓们愁眉苦脸,唉声叹气道:“本以为我们依靠着天工学院的灵气庇护,不会遭受雪灾,谁知道眼看就要秋收了却出了这档子事。”

    丰谷镇秋收毁于一旦,如果长老院不能想办法从其他地方筹到粮食的话,天工学院的粮食危机很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面对这样的境况,祝新年一时间也想不出办法来解决。

    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雪灾致使秦国全境冰冻,受灾面积几乎无法估量,压根就找不出没受灾的郡县为天工学院提供粮食。

    祝新年沉默地走在雪地中,他想了一路,还是认为解决此事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别的国家“征粮”。

    说白了,就是以战争的方式转移国内危机,用他国的粮食来填充秦国人的肚子。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这次秦赵突发战争原本是赵国攻打燕国,而秦王以救燕之名出兵围赵,借此连下赵国数城。

    虽然正史是这样写的,但祝新年怀疑秦国这次突然出兵,很有可能就是为国内的粮食危机寻找一个突破口。

    虽然以战争的方式转嫁危机是不人道的,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王权更迭快如闪电的时代,能活下去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更遑论什么人道。

    秦国的百姓需要吃东西,仅这一个理由,就足够成为秦国向赵国出兵的借口。

    当然,即使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人们也不会把战争的真实原因宣之于口,所以这场战争在史书上被描写为“赵攻燕,秦为救燕而攻赵,连下赵国数城。”

    寥寥只言片语,真相便被永埋青史之下。

    既然是围赵,肯定需要出动大量兵力,而赵国不一定有能力反抗,所以那些被抽调去边境的机甲班师兄师姐们也可能只是去充当人墙的,不一定真的要上战场。

    想到这里,心中总算是有了一点安慰,祝新年幽幽叹了一口气,如今是天灾人祸层出不穷,他想在天工学院安稳修习的愿望怕是不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