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的那封“招揽信”。

    “这不过是李瑛投石问路之计而已,说不定,他还给其他人写过。对于李瑛来说,王将军若是回信响应,则是意外之喜;若是不回,也无妨,反正他已经决定走上这条路,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严重,王忠嗣顿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像他这样带兵上阵的将领,面对类似的事情,其实都是在考验自己的短处,那些丰富的战阵经验,半点都发挥不出来。

    武惠妃的出身,挑动着皇子们的敏感神经。如果寿王李琩成为太子,将来登基称帝……会发生什么,简直不敢想象。

    也不能说李瑛是在“刁民害朕”,因为李隆基确实对他很不满!

    “今年年初,圣人还在洛阳。但不知为何,最后却提前返回长安,没多久我便被贬斥到巫山县。”

    王忠嗣一边说一边若有所思,感觉这些事情单独看都没什么,但串联在一起的话,就有些意味深长了。李隆基提前返回长安,是不是察觉到在长安的太子李瑛有什么异动?

    方重勇可不敢高估如今的李隆基,这个人的节操都已经掉没了!

    “依你之见,应该如何回复为好?”

    看到方重勇许久没说话,王忠嗣忍不住询问道。

    收到了李瑛的信,有很多种处理办法。

    最笨的办法是“已读不回”,当做啥事也没发生过。

    表面上看很稳妥,实则这是风险最大的应对方法。“已读不回”,表面王忠嗣看懂了局势,却又想坐视旁观。这种态度,在李隆基眼中,是最恶劣的。甚至与参与其中还要恶劣。

    参与其中,只是没脑子。而已读不回属于居心叵测。一个领兵的大将居心叵测,想想都让人汗毛倒竖!

    “王将军……”

    方重勇伸出手,就这样看着王忠嗣。

    “你这是何意?”

    王忠嗣一脸错愣的问道。

    “所谓疏不间亲,圣人于将军有养育之恩;忠王与将军有兄弟之情。我不过同僚之子,俗语有云:疏不间亲。很多话,那也得合适的身份才能说啊。要不然我说的话,将军又如何能信呢?”

    方重勇无奈叹了口气。

    听到这话,王忠嗣大喜,连忙从怀里掏出那张红纸,交给方重勇。

    “暂时,你可称我为叔父,我称伱为贤侄即可。回长安后,你便住在王家宅院。”

    王忠嗣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让方重勇怀疑对方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形信箱。

    拆开信,还是老爹方有德的笔迹,字形生硬而有力。

    方有德在信上说,他与王忠嗣相交莫逆情同兄弟,现在自己要去幽州干一番大事业,估计不会再回长安了,所以没空照顾方重勇,只能将他寄养在王家,一切听从王忠嗣安排即可。

    渣爹一贯的风格,从来不问方重勇行不行好不好,反正都是做完再说。

    “叔父,此事非常要紧,绝不能当做什么也不知道。”

    方重勇很自然的改口了称谓说道。

    王忠嗣微微点头,这一点他也想到了。

    “那要如何应对才好?”

    “直接回信拒绝,然后在信中痛斥太子应该谨守本分,朝廷自有法度,不是他用来收买人心的筹码。至于这封信,就没有必要专门送去圣人那里了,送去了反而有做贼心虚之嫌。”

    方重勇说出来自己的看法。

    不回信是居心叵测,把信转给李隆基,则是做贼心虚。唯有就事论事,断然拒绝,方能自证清白。

    “言之有理,确实应该如此。”

    王忠嗣微微点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