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既然是这样,那你以为,本节帅要不要去长安呢?”

    安禄山将装蜜饯果子的木匣子盖上,眯起小眼睛看着张通儒询问道。他目光中满是愤怒和隐藏极深的恐惧,这些都被嘴角上若有若无的笑容所遮盖。

    踏马的!在河北好好的却遭遇无妄之灾!

    安禄山满肚子的火气,却又不知道要怎么去说。

    “安节帅,您不得不去一趟长安。若是不去,反倒是坐实了派人行刺裴宽。

    若是节帅坦然入京,则拿到河北道采访使不在话下。下官以为,此行安节帅非去不可!”

    张通儒斩钉截铁说道。

    去还是不去,这看起来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选择题,但实际上却能决定安禄山的生存或毁灭。

    这就好比猜硬币的正反面,一面是生一面是死,事先都已经决定好了,然而谜题却没有公开。

    只有选了以后,才知道哪一面会是生,而后悔却为时已晚!

    “真要去么?”

    安禄山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理智告诉他此番非去不可,而且还不能拖延,必须快马加鞭的赶到长安。

    内心的直觉却告诉安禄山,这一趟去长安,凶险异常!

    “安节帅,下官有肺腑之言不得不说。

    假如,下官是说假如现在节帅只是因为不愿意去长安述职,就要举起义旗起兵清君侧,那么会有多少人跟随安节帅呢?

    就算能说服营州将校跟随,只怕幽州那边的皇甫惟明兵马,都会拦住节帅进军的路线吧?那时候胜算又有多大呢?”

    张通儒问了安禄山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你这么随随便便任性不肯回长安述职,你身边的军队,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伱瞎胡闹呢?

    听到这话,安禄山彻底哑火了。

    说一千道一万,你没有实力,就不要逞强,更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身边人都会盲从跟着你!

    “知道了,本节帅今日便启程奔赴长安。”

    安禄山忍不住叹了口气,沉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无可奈何!

    他确实不想去,可是能不去么?胳膊肘拧不过大腿啊!

    “安节帅,圣人没有杀您的理由。不仅不会杀您,反而会更加重用您。”张通儒小声说道。

    “噢,何以见得啊?”

    安禄山站起身,眯着眼睛看着书房门外满院子的春光,假装不经意询问道。

    其实如果单看带兵打仗的本事,安禄山给方有德提鞋都不配。不过这个人有点好,那就是他知道自己智谋不足,所以就很听得进人劝,招募麾下幕僚的时候,也很出得起钱,给得起待遇。

    所以安禄山在平卢这边的名声其实并不差,对于很多失去上升通道的人才来说,安节帅才是指路明灯!

    “唯有安节帅,镇得住契丹和奚人,此其一。这也是朝廷没有在四年任期后更换安节帅的重要原因。”

    张通儒不动声色拍马屁说道,他的话虽然略有夸张,但基本上也是事实。

    幽州和平卢这边契丹族中的“挺唐派”,早在开元初年就已经被迁徙到朔方、河东等地,比如李光弼所在的柳城李氏。这其实也是一种制衡。

    所以从开元中后期开始,大唐东北边镇,实际上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无论是方有德还是安禄山,他们对付契丹人和奚人,手段都非常酷烈,不存在什么民族和解之类的政治路线。

    其中,又以安禄山的“奴隶买卖”政策,影响最大!

    常年累月的往关中地区贩卖契丹奴隶,让安禄山掌握了很多边镇节度使不该掌握的人脉。

    所以东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