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方节帅,末将大斗军军使刘贡,请入营详谈。”

    大斗拔谷附近的大斗军营地外,一个有些面生的中年将领,看起来五十岁都不止了,穿着河西边军的黑色军服,未着盔甲,戴着武将的官帽,出大营迎接方重勇。

    言语甚为谦卑。

    这踏马是谁?

    方重勇一愣,他回了长安一趟,原本担任大斗军军使的哥舒翰就被调走了,换了这个叫什么什么刘贡的!

    压根没见过面!

    “哥舒翰呢?”

    方重勇一脸疑惑询问身边的郭子仪道,不知道眼前这位起码五十多岁的糟老头子是哪里的菜。

    “哥舒翰被兵部调到您岳父麾下了啊,他之前在大斗军。现在这个刘贡是个关系户。”

    郭子仪不动声色的说道,声音非常小。

    “他父亲刘谏,曾经担任过临洮军军使。他夫人朱氏,乃是幽州范阳节度使麾下静塞军军使朱滔的姑姑。

    此人在中枢兵部内的人脉很广。”

    看到方重勇不发话,郭子仪继续小声介绍了一番。

    踏马的,趁着老子去长安的窗口期,兵部居然敢背刺!还不跟老子打招呼!

    方重勇的火气瞬间就冒起来了,眼神不善的瞥了刘贡一眼!

    其实吧,方重勇此刻也只是无能狂怒而已,鸟用都没有。

    因为按照朝廷的规矩,节度使并无权力干涉麾下军使的任命,一切都是兵部说了算,这个也是朝廷制衡边镇节度使的杀招之一。

    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节度使先让自己人担任军使,然后再把推荐名单上报到兵部,让兵部盖个章,转过头以公文的形式发任命书就行了。

    所以边军当中军使的职务流转频率极高!基本上想干事的节度使都会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各军当中当军使!

    要不然指挥不动边军啊!

    那为什么朝廷这么“优秀”的制度,执行起来会现大眼呢?

    别问,问就是一线将领知道当地具体情况,那帮平日里办公都不出衙门的文官懂个屁!有种的,先到边镇来接吐蕃悍卒三招再来哔哔啊!

    所以这次兵部的做法,符合朝廷明规矩,但不符合边镇这边的“潜规则”。

    大斗军军使的改任,严重侵害了方重勇这个河西节度使的人事任免权!如果不能随心自行任命军使,将来方重勇身边的亲信谁会跟他一条心?

    “那辕门二龙呢?”

    方重勇压着火气继续问道。

    他口中的辕门二龙,就是乌知义的远房亲戚乌承恩和乌承玼兄弟二人。

    当年方重勇在沙州当刺史的时候,就听闻这乌氏兄弟二人战阵非常能打,担任平虏先锋一职。他们守住大营的辕门,就没人能冲进去,所以军中送了个绰号叫“辕门二龙”。

    “哪有什么二龙啊,受乌知义谋反牵连,现在他们不过是个普通士卒而已,还在他们当年所在的大斗军。

    节帅不问起,这个名号平日里都没人敢提。”

    郭子仪苦笑道。

    在大唐,天大地大基哥最大。乌知义当年搞出的那档事,可是让基哥抑郁了很久。乌知义的亲戚没被牵连灭族,已经是基哥法外开恩了,还想继续在河西边军里面当大将?

    想太美了!

    “方节帅,可是……有什么不妥呢?”

    看到方重勇跟郭子仪在一旁嘀嘀咕咕的说私密话,刘贡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他身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将似有不服,蠢蠢欲动似乎想上前跟方重勇理论。

    方重勇定睛一看,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