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死都不喝。

    酌茶时,应令沫饽均,以保持各碗茶味相同。煮水一升,又有“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的说法。

    一“则”茶末不要,只煮三碗,才能使茶汤鲜美馨香;其次是煮五碗,最多不能超五碗。

    “请用!”

    李林甫将放在银碟子上面的白瓷茶杯整体的推到郑叔清面前,这是第一碗茶。

    它好像不止是一碗茶,又好像就只是一碗茶。具体如何,全看郑叔清的政治智商了。

    “属下……任凭李相安排便是。”

    郑叔清咬着牙说道,端起茶杯,忍受着略有些高温的茶水,将其一饮而尽!

    应该是好茶,只是喝的时候太烫,品不出味道来!

    “这个户部侍郎,不做别的,专门为中枢理财,并供给河西的战事。你有没有信心接手呢?”

    李林甫收起脸上的笑容,轻声问道。

    “属下愿意!”

    郑叔清压住内心的激动,几乎是低吼一般的说道。

    走上这一步,基本上就是快车道了。户部侍郎干得好就是户部尚书,户部尚书再往上就直接拜相了!

    只要能走到这个位置,他离李林甫,就差两步而已!

    而且户部,是个很容易干出成绩,也很容易干出乱子的地方,全看个人本事如何。

    在这里可不是南郭先生那样能够当混子的!

    “这几天,你草拟一份理财的疏奏,如果写得好,本相会将其转交给圣人,然后推荐伱为户部侍郎,这样的话,问题应该不大。

    要不然,圣人肯定还会介意你此前拒绝担任京兆尹的事情。”

    李林甫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果然芳香四溢。

    “此法倒是稳妥……”

    郑叔清面有忧色的说道。

    朝廷的理财,其实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用好收上来的赋税,让这些赋税可以科学利用,不会折损在运输的途中。

    这是郑叔清想干的事情,他觉得自己也可以胜任。

    另一个方面,概括为两个字,就是:捞钱。

    总之,在不引起兵变、民变的前提下,放开手脚捞钱就对了。

    当然了,捞的那些钱,要合规合法。要通过制定简单规则,便能达成目的,不会大费周章。

    听起来很简单,但这种事情就好像是不同时代的人一起做同一个问答题,而且还是有多重答案的问答题。

    容易做的题目,前人早就做过了啊!

    而那些不容易做的,容易得罪人的,要么没人肯干,要么因为制定与执行的官员被保守势力反扑而罢官,导致人亡政息。

    这种敛财,他不会啊!

    “你是有什么难处么?户部侍郎这个职务,如果你有难处,本相可以推荐其他的人选,然后重新跟你安排一下更低的官职,反正这些都随你,本相是无所谓的。

    像是王鉷他们,就对这个职务很有兴趣,本相不会让你为难的。”

    李林甫慢条斯理的说道,又给郑叔清倒了一杯茶,这便是第二杯了。

    郑叔清有种预感,李林甫喝完这三杯茶,估计就要送客了。

    “属下这便回去准备一下。”

    他站起身对着李林甫深深一拜,转身便走。

    “这个职位非同小可,勉强上位,很有风险。耽误了圣人的大事,你多少个脑袋都不够砍的,想明白以后,明日再来回复我。”

    郑叔清身后传来李林甫冷幽幽的嘱咐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