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仙客笑呵呵的说道。

    “这如何使得?”

    方重勇受宠若惊,但还是很坚决的接过那本线装册。

    “我明日便要去朔方,劝服六州粟特杂胡,今日便是来与你辞行的。”

    牛仙客面色沉重说道。

    方重勇哪怕不通兵事,也很容易听出来,所谓“六州杂胡”,不是那么容易被劝服的。唐国边境胡人很多,彼此之间矛盾交织,稍有不慎,他们就可能被激怒。牛仙客这次,得的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

    “这件事应该是右相打压吧?”

    方重勇不动声色问道。

    牛仙客微微一愣,随即默默点头。

    “长安的水太深,我这个河西的地方官,来了以后真是把控不住。此番去跟六州杂胡交涉,也不是什么坏事。”

    牛仙客叹了口气,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大唐中枢,人浮于事,气氛很闲散。他虽然是工部尚书,但没有关系没有人脉,自己说的话不好用,其实权力都还在两个工部侍郎手中。

    大唐的六部尚书,本身权职就一直在虚化当中,中晚唐以后甚至完全沦为了摆设,形成了“以侍郎入相”的新规则。如今虽然这股妖风还没刮起来,但无后台无背景的牛仙客,已经感受了那种彻骨的寒意。

    “牛尚书……请一路保重。”

    方重勇叉手行礼道,他很是惋惜这样一个干实事的官员,在长安居然快要混不下去了。

    由此可见,大唐现在或许还花团锦簇,看起来强盛无匹,但祸乱的种子已经埋下。国家衰落的一个重要证据,便是实干的官员无法得到重用,无法顺利展开工作。

    “对了,凉州城虽然大体上是安全的,但也不排除吐蕃斥候偷袭。吐蕃人的弓箭,箭杆是用有毒的芦苇杆做的,他们的士卒还普遍喜欢对箭矢萃毒。

    这毒虽然不是碰上就死,但如果不重视,也是九死一生。你在那边切记,要注意安全。”

    牛仙客耐心告诫道。

    “明白了。”

    方重勇慎重点头道。

    “那我就不打扰了,这便告辞吧。

    小郎君去了河西,也不需要真的去做什么大事。要是有时间的话,不如帮边关将士们写写家信吧。”

    牛仙客提出了一个不是要求的“要求”。

    “明白了,这件事我一定尽力。”

    方重勇继续点头。

    牛仙客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最后却变成一声叹息,佝偻着腰离开了方家的宅院。

    等他走了以后,方重勇开始翻阅那本册子,只见上面不仅有文字,还有牛仙客画的配图。

    “吐蕃人刀剑有五种,为:尚玛、索波、呼拍、古司、甲热。

    尚玛刀背厚重,索波开刃锋利,呼拍有刀鞘,古司有银色刀纹,甲热可以斩铁。”

    “吐蕃铠甲有犀牛皮铠甲、九眼铠甲、锁子铠甲及马甲。”

    “余者皆不值一提,唯锁子甲轻便坚固,人马皆披甲,唯露双眼,弓矢不能伤。”

    “吐蕃善攻城,有抛楼、飞梯、鹅车、木驴等器械,配合重甲步卒,锐不可当。”

    ……

    方重勇一页一页的翻着牛仙客的提供的“秘籍”,这些军备都是牛仙客在河西几十年间一条一条记录下来,整理出来的,是用唐军将士的性命换来的情报。

    “这份礼物,分量很重啊。”

    方重勇忍不住感慨叹息道。

    在他印象里,唐军对阵吐蕃,在兵器与装备上,应该是占据绝对优势才是。

    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