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你若问夜袭军营混乱,百姓趁黑夜逃走怎么办?

    那就要感谢李通了,为防止百姓逃走,李通将百姓安置在山坳里,三面环山,北临出口。仅要丁、俞击败李通,则能全得百姓。

    下船的岸边,距离隆中山坳仅有十余里。

    丁、俞二将率军士打着火把而行,各屯、各什用绳索相连,免得有军士走失。临营寨六七里时,大部分军士熄灭火把,依靠稀稀疏疏的火光前行。

    有夜袭经验的丁奉将队伍分成数列,自己率锐士前行,途中抹掉哨卡士卒的脖子,缓缓逼近营垒。

    此时曹军营垒中,李通懒洋洋地躺在营帐内。近日的他几乎忙坏了,汉南百姓大多不愿迁徙,除了让士吏带头外,他便是使用武力威胁迁徙。

    驱使汉南百姓到隆中山坳,然欲逃亡的百姓亦是不少,每日他都要防止百姓逃离。又要解决百姓之中发生鸡毛蒜皮的事,让李通甚是烦恼,非是他所求也。

    他本是游侠出身,时逢天下大乱,他遂与同郡人陈恭起兵。其中用卑劣手段兼并了其他据兵叛乱的人,又吞了陈恭帐下的兵马,成为了朗陵县一霸。

    于建安元年时,他瞧准机会投靠曹操,开始了他的升迁之途。今时已官至汝南太守,他见曹操兵败金口,又从汝南、江夏边疆赶来,以来帮衬曹操。希望此次北迁百姓后,曹操又会封赏他。

    实话而言,若无天下大乱,以李通、霍峻、鲁肃等普通豪强怎能身居高位,盖每个混乱的时期都是他们跃迁的机会。因而李通也绝非普通人,否则他也爬不到高位。

    李通受命迁民以来,他尽心尽责,将自己的军营布置在山坳口,防止百姓趁机逃窜。他本警惕霍峻来夺百姓,但从他扎营开始时间内,始终不见霍峻大军,在他东面有襄樊、岘山为阻,故而他也渐渐懈怠下来。

    忽然间,山坳内有百姓此起彼伏的喊闹声响起,让入睡就被吵醒的李通大皱眉头。这种百姓的吵闹声几乎每晚都有,不是你偷我家东西,就是你碰我家媳妇。

    吵闹声渐渐消失,李通已是呼噜大睡。然不知过了多久,此时营寨内又响起嘈杂声,李通于睡梦中隐约声响,他以为是山坳内的百姓发出的声响,却又继续埋头睡觉。

    接着,营帐外亲卫惊慌地大喊道:“将军,不好了!”

    本是昏睡的李通,凭借他久经沙场的经验,猛地从榻上爬起,问道:“怎么回事?可是百姓叛乱?”

    他依靠武力迁徙镇压,不是没有百姓叛乱过,然皆被他镇压下去。

    那亲卫掀起帐帘,喊道:“不是百姓叛乱,而是有敌军夜袭我军大营,今杀入营垒当中。”

    李通穿上甲胄,拿上兵刃,疾步走出营帐。失去了营帐的隔音,喊杀声及惨叫声涌入他的耳朵。

    他观望左右,发现守军兵卒与他一样,已是习惯了百姓的吵闹声,大都在酣梦之中,基本都没反应。直到敌寇杀到跟前,部分守军士卒才有反应。仓促迎战,怎能抵挡的了杀入营中的吴楚精锐。

    “嗖!”

    破空声响彻营帐周围,己方将士的惨叫声接连响起。

    听闻弓弩声,李通脸色已有变化。敢在夜战、近战中使用弓弩,基本属于是精锐,其敌寇也必定是善于夜战的精锐。

    夜战对兵员的素质的要求极高,非普通军士能玩得了。金口之战,霍峻全军出战,然而当晚大火,不仅是对方士卒迷失,己方步卒也在黑夜中迷失,能作战的仅有那一小撮的部分士卒。

    丁奉、俞韶二将追随霍峻多时,霍峻又喜欢用夜袭,故而他们帐下精锐对夜袭作战早有一套。如刀盾开路,长矛居后,弓弩手配合作战技巧。

    “将军,今下如何是好?”亲卫紧张的问道。

    李通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