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远离淮北,实属良策。”

    “来人修书与霍督,今命他率军从泗水北上,谋攻下邳,分淮北重兵,逼曹操派兵东援。”

    “诺!”

    “大王英明!”庞统盛赞道。

    ——

    斥候顺舟舸而下,寿春至盱眙三四百里,一二日便至盱眙。

    霍峻自淮阴西进,屯兵于盱眙时,却是唏嘘不已。

    盱眙作为东汉时期的富庶之地,然战乱数十年间,盱眙早已凋敝。甚至在曹魏的编制中,没有盱眙这个县。

    霍峻入盱眙城,城中百姓仅十余户,多是孤寡老人。百姓们对于大军的到来恐慌不已,霍峻出粮救济十余户孤寡,并且让军士带着几十号人南迁到淮东腹地生活。

    之前霍峻常在江左或荆楚作战,百姓常能看见。之前废弃的皖城,周围还有藏在山间的百姓。然率军北入淮东起,让霍峻彻底明白了什么是荒凉。

    江淮大好的良田已是荒废,坟堆上杂草丛生。废弃的城郭寂寥无人,唯有栋栋空旷、倾倒的房屋,诉说过往的繁荣。

    废弃的盱眙城,霍峻派人简单清理几下,则率军士入驻。

    在盱眙城呆了半个月左右,霍峻收到刘备下达北上徐州的军令。

    城北宽阔的宅院内,军中文武奉命入堂,商讨军事。

    堂内,霍峻将书信放下,说道:“曹操兵临寿春,其兵马之数,高达十余万。大王帐下有兵马六七万人,可战之兵仅四五万人。故而大王深忧曹操兵众,大军难以谋取寿春,今命我军北入泗水,佯攻下邳,以调动敌寇东援。”

    高翔大笑几声,说道:“自开战以来,臧霸畏都督之名,坚壁清野。我军北上,其深畏之下,必向曹操求援,佯攻之事甚易尔!”

    年轻的丁奉多有自满,笑道:“都督,大王命我们佯攻下邳,今何不如实攻下邳。下邳为徐州郡治,若真能攻克,此将大功尔!”

    霍峻见众将飘了起来,事情越说越离谱,脸黑了下来,告诫众人道:“兵者之事,当戒骄戒躁。下邳为中原大镇,数千人固守,足以退数万之兵。昔曹操攻下邳,引泗水决之,方擒吕布。”

    “今若北上泗水,围攻下邳,非是易事,诸君当不可掉以轻心。”

    “诺!”

    众人见霍峻如此告诫,神情严肃而应声。

    “都督,今北上泗水,不知何时进军,又有何布置?”蒋济问道。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全军备两月之粮,于五日后发兵。命钟离斐领三千兵守钟离,徐盛督兵五千人守淮阴。拔兵二万余众北入泗水,围取下邳,以诱曹操分兵东进。”

    “诺!”

    待众将退下后,蒋济一人留了下来。

    蒋济思虑少许,问道:“大王命都督北上徐州,莫非寿春那边自有谋划?”

    对于蒋济的询问,霍峻也不隐瞒,说道:“大王欲决肥水,以灌寿春。时待水势大涨之机,率兵渡过肥水,谋取寿春,或围攻诸营。”

    “然曹操于淮北所领之兵甚众,其虎视八公山大营。故大王命我率军北入泗水,以分淮北之兵。”

    闻言,蒋济捋须沉思。

    见蒋济不语,霍峻问道:“莫非肥水之策难成?”

    蒋济摇了摇头,说道:“启禀都督,肥水之策或可成,然济忧曹操帐下有智谋之士能识此策!”

    “子通是指何人?”霍峻好奇的问道。

    蒋济凝眉而叹,说道:“此人非是他人,其名为刘晔!”

    “刘晔,九江成德人,久居寿春。时元颖公(刘馥)治江淮,拔刘晔、胡质与济三人谒许昌。刘晔、胡质为九江少有之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