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梁都督,以示其位之尊。”

    当时南汉取名江州都督,多是根据其地名而来。今借新设州郡之际,大幅度调整名称,将地名弄规范。

    以县称之为州,不仅容易让百姓混淆,且容易让人误解。如汉中都督以郡为名,但江州以县为都督名,这与他们职能辖区相反。

    “善!”

    刘备将疏文放下,说道:“即日起,更江州为重庆,江州都督更称巴梁都督,新州称为江州。”

    “诺!”

    “那江州刺史,治所京师武汉,却不知可以何人为刺史?”刘备问道。

    “臣以为诸葛瑾可任!”

    孙邵举荐说道:“诸葛瑾有思度,思虑周全。其久治郡邑,多有功勋。且追随陛下甚久,劳苦功高,可以拔用。”

    诸葛亮拱手持扇,沉声说道:“陛下,诸葛子瑜体性纯宽,谏而不犯,正而不毅,非治世之能臣。委其治大州,才德不配,任以郡邑治之,是谓人尽其才。”

    诸葛亮对待官吏上严苛,尤其对待州刺史的态度。在他眼中州刺史是代中枢治世,如果州刺史执法不严,常和稀泥,必然会让治下官吏出现摸鱼的现象,这是他所不允许的。

    诸葛瑾非是说没有才能,但由于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亮更是不敢提拔重用诸葛瑾,以免被他人所闲话。

    “君甚严!”

    刘备略有不满,说道:“子瑜多有才能,处世不可不言为公允,性虽宽,但言却正。今不以其为州刺史,何以知其才乎?”

    “且不见步子山、顾元叹、吕定公,皆委任一方乎?”

    “君秉持国政,深知人言可畏,但却莫忘举贤不避亲之事乎?”

    说着,刘备看向诸葛亮,用商量的语气,说道:“今迁元直为江州刺史,承明转任益州刺史,梁州刺史由子瑜出任。若子瑜难担大任,则改委他职如何?”

    见刘备这般言语,诸葛亮也不好拒绝,说道:“当由陛下做主,然臣有言,子瑜非治世之能臣。治梁州必无承明之政绩,若陛下欲因此而惩,请陛下轻罚臣兄。”

    “善!”

    刘备笑眯眯,说道:“子瑜任梁州刺史,朕且与孔明赌上一赌。”

    “汉襄、襄阳二督,请陛下委任!”诸葛亮说道。

    刘备捋着斑白的胡须,说道:“右将军文仲业,坐镇江夏十余年,恩威贼虏,战功卓著,今可迁为汉襄都督;征西将军吕子明,兵略达人,性情严密,可迁为襄阳都督。”

    “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