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武汉或许在农业上不如洛阳,但在其他方面都胜过洛阳。

    姜维赞不绝口,说道:“诸葛丞相果善治国,政令清明,刑罚肃然。从襄阳至武汉千余里间,军民同处,互不侵扰,田亩遍野,河堤高筑,炊烟不绝,市井兴荣,天下何人可及?”

    言语间,姜维对诸葛丞相充满了敬佩之情。今虽未见过,他已被诸葛亮的政策所折服。世人常言诸葛亮善治国,但这个善着实让很多人无法想象,其中就包括姜维。

    在他眼中,颜斐治京兆已是善治国。不料此行南下,见过南汉乡野市井面貌之后,姜维对‘善’这个字有了新的定义。

    一個襄阳或许说明不了诸葛亮善治国,但沿途见了那么多县城,以及夏口、武汉二地景象,此若非诸葛亮之功,还能是谁之功?

    姜冏抱腿而叹,感慨说道:“葛相善治国,霍督纵横天下,陛下得二人辅佐,汉何愁不兴?”

    姜维点了点头,敬佩说道:“陛下委司马公治武汉,行断法,检索隐户。夏侯兰是为旧随,仅匿两户而被除以死刑,刑罚虽是苛刻,但却依令而行,法出令行,非魏能相比。”

    在制定断法中,诸葛亮亲自规定,如有隐匿户口而不如实报者,斩之。故而夏侯兰隐匿两户,则就触犯了律法,被司马芝所杀,符合律法规定。

    诸葛亮之所以这般规定,而是为了威慑那些高官大族。诸葛亮不是没给高官大族选择权,今上报隐藏人口,又不是剥夺部曲、奴仆,仅让他们多交口赋而已。

    今机会给他们了,且看那些大族采纳与否。接下来,执法不彻底,必给大族高官带去侥幸心理,这样即代表断法不彻底。

    当然曹魏并非没有检索人口,如曹操执政时期,以商韩治国的曹操,在检索人口上,亦是大力推进。

    曹仁、曹洪、夏侯渊等高官大族门客众多,在曹操的治理下,皆如实上报。即便是地方上的郡县都有被检索,被征召从军者不在少数。

    随着曹操去世,曹丕继位,曹魏逐渐法度松弛,大族们又开始玩隐匿户籍那套。

    当下汉魏两国,因执政者的关系,一个在走上坡,一个在走下坡,这让姜冏父子感受非常明显。

    父子畅聊见闻,感叹汉魏之间的区别,愈发对汉有了好感。

    谈到深夜,父子二人才各自回榻休息,以备明日拜见刘备。

    当晚,姜维躺在榻上,在兴奋中渐渐睡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