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其兵法造诣有了不少进步,用兵能够更合理分配军力。但其中不变的是,发起总攻的迅猛。

    “彩!”

    得闻大捷,刘禅乐得差点从榻上蹦了起来,大笑说道:“昔先帝得胜金口之役,终得有南土。今朕得有钟离之捷,却不知能否还于旧都乎!”

    “有何不能!”

    诸葛乔乐得不行,说道:“今大司马率重兵围攻寿春,如寿春被克,河南将在我兵锋之下。如能再大破魏军,何愁不能收复兖、豫二州乎?”

    “是啊!”

    刘禅踱着步,感慨不已,说道:“当下仅差收复寿春了!”

    说话间,刘禅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此大捷之事,相父可曾知晓!”

    “晓得!”

    侍从说道:“臣入宫之时,丞相正与诸卿为大捷欢庆。”

    “让相父来一趟宫中!”刘禅吩咐道。

    “诺!”

    待侍从退下,刘禅看向霍弋,笑道:“今仲父立有不世之功,却不知还有何未了之事?”

    霍弋斟酌言语,说道:“今钟离之役,功勋卓著者繁多,庞都督有破桥之功,陆车骑有御敌之功,徐将军有守城之绩。臣父坐镇中枢,已得陛下之恩。以弋之见,宜当重封他将。”

    “伯先,生分了!”

    刘禅略有不满,说道:“你我从小相知,何必言客套之语。今不仅大司马需赏,余者诸将亦有封赏!”

    “实话实说便好!”

    霍弋苦笑少许,说道:“陛下,臣父已为人臣之盛,今若尊荣过盛,恐失臣礼。如若不赏,恐朝野会有猜测蜚语之声。故其中之尺度,陛下宜与葛相商讨。”

    霍弋与刘禅从小玩到大,二人之间几乎没啥秘密。刘禅了解霍弋的为人,霍弋了解刘禅的性格。

    刘禅思考少许,说道:“伯先之语,深得朕意。今下先等相父入宫。”

    “诺!”

    霍峻从武汉离开之后,约过十几天,荡平西土的诸葛亮率部归京。

    此次入蜀,诸葛亮且征且抚,提拔了不少贤才,更改了不少巴蜀弊政。

    如诸葛亮至成都,见都江堰流径减少,缺少专业维护团队,诸葛亮则派人疏通都江堰,而后派兵卒维护都江堰。

    在成都期间,诸葛亮针对官营的蜀锦,有了革新化调整,优化了蜀锦的生产效率。

    诸葛亮南征南中五郡时,因时间充裕之故,在斩杀高定之后,派王平专剿越巂郡。而后进击益州郡,在李严的配合下,消灭雍闿,降服孟获。至于牂柯郡,由太守马忠率兵征讨,斩杀朱褒所部叛军。

    在初平南中之后,诸葛亮与孟获、李恢等人对南中有深入的交流。诸葛亮放弃李严提出的派兵久镇南中的建议,而是改由不留众兵屯南中。

    在滇池停留的时日里,诸葛亮依照霍峻与他商议的内容,将南中五郡拆分为七郡,将益州郡改为建宁郡,从永昌、越巂、牂柯三郡析出兴古、云南二郡,合计七郡,设为宁州。

    期间,恰好尚书令孙邵突得恶疾去世,诸葛亮举李严出任尚书令。任命李恢出任宁州刺史,兼任抚夷将军,权与吕岱相同。

    宁州刺史为南中人,治下七郡太守、主簿、曹吏皆为西土士人。南中蛋糕的划分,虽是偏僻蛮荒之所,却也大大满足了西土士人的政治需求。

    将南中大小上百名官吏一一委任之后,诸葛亮在孟获的帮助下,在滇池召见诸宁州蛮夷首领,勒石明誓,分封官职,互约职能。

    诸葛亮向众夷保证,会向他们传授纺织、耕作、养殖等汉家先进技术,而他们必须保证臣服大汉,且每年向官府上缴少量物品,以为效忠之证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