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稍微做点妥协。

    能保证总体大局的稳定。

    血腥杀戮,反而不利于新政推行需要的大环境。

    一旦要在燕王和这群人之间,必须做出选择时。

    若是选这群人,就等于这群人的一次胜利,这些人必然备受鼓舞,影响朝廷正在推行的新政。

    朝廷要革新。

    要稳定革新成果。

    反对革新这群人,即便不杀都要逐步从朝堂边缘化。

    其实,这些年陛下已经开始有序做这些事情了。

    方孝孺等一大批率先去推行乡土村社的县级官员,已经在陛下提拔的名单上了。

    吏部早已拟定,将这批人逐步调回朝中,在朝中形成一股革新力量。

    只是,方孝孺他们才刚刚在各自管辖的县域内,完成乡土村社推行。

    政策还需要巩固。

    这群新政‘看守县令’,才暂时没有被急于提拔。

    可也就是未来几年的事情了。

    这批人必然大规模进入朝堂中枢,担任中坚力量!

    “而且,臣以为,老四既然这么做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他的能力,陛下肯定比臣更清楚,如今的局面,不如放开手,配合他。”

    其实,这才是他支持不禁止消息的原因。

    “陛下,臣也支持中山侯的意见。”李善长抱拳,表达了对汤和的支持。

    胡惟庸都被燕王放回来了。

    肯定承担着,帮忙分化、压制敌视派的任务。

    他想看看,如此复杂的局面,朱老四到底能不能解决掉。

    若是连这种局势,朱老四都能应付得了。

    就足以证明,这人的未来了。

    朱元璋看向刘伯温。

    刘伯温抿了抿唇,十分谨慎道:“陛下,消息恐怕控制不住,与其遮遮掩掩,被揣测谣传,或者被造谣,朝廷还不如第一时间公布燕王将要演练的消息,我们要向百姓说明,此番演练,一,是为朝廷熟悉游牧民族作战的一些细节,为将来军事行动,做经验总结,二,此番虽然打了胜仗,可依旧有强大的草原部落精锐逃遁,太子要在草原养伤,若此时不能将草原管控起来,逃走的草原精锐,极有可能集结大小部落,对本朝北征大军进行袭扰,让我方深陷无边无际的麻烦中,燕王用自己在草原树立起的威望,以演练之名,将草原部落控制在大军中,有效遏制了逃走草原精锐的行动,为太子治疗,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平和的环境……”

    汤和微微皱眉。

    突然意识到,朱棣借演练之名,控制草原部落。

    的确有给太子治疗创造条件的目的!

    老四不愿说。

    若非刘伯温点明,他们恐怕还意识不到。

    李善长深深看了眼刘伯温。

    刘基这家伙,比他厉害啊!

    朱元璋、马秀英相互对视,随即,朱元璋爽朗道:“好,就按你们的意思办,伯温,伱作为左相,主持此事,另外对外放出消息,朝廷准备就相制进行改革,要增相……”

    增相?!

    几人纷纷惊讶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唇角得意笑容一闪而逝,“这是老四向咱建议的,未来,中书省设左右相,左右相之下,六部尚书全部入阁担任宰相……”

    此事,他已经考虑了好久。

    准备接受老四的建议。

    不废相,以增相的方式,削弱相权在单独某个人手中的分量。

    老四有句话说的不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