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当着公公婆婆说,省的又要挨训。

    随后又看向纪元山和纪元海:“你俩也得去吧?”

    “我就不去了。”纪元山说道。

    母亲微微皱眉,随后释然:“你不去就不去吧,反正你也没成家,随礼钱掏不出,去了也是干吃饭。”

    纪元山闷头不说话,只是哼了一声。

    这话,他不爱听。

    “元海,你得去。”母亲说道,“你都成家了,你小舅结婚,得有一份礼钱。”

    纪元海淡淡说道:“哦,我刚好有事儿。”

    “什么事比你小舅结婚还重要?”母亲不满地说。

    “那还真挺多的。”纪元海平静回答。

    这倔驴要气死我啊!

    又跟我较劲!

    “你有事儿也行,把礼钱给我,我给你捎着。”母亲呼哧了两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道。

    “我刚盖了房子,哪有钱?”纪元海回答道,“娘,你要是感觉我应该出这份钱,你就替我出了,算我借你的吧。”

    母亲皱眉:“你说的啥话,我一个妇女家,哪里有钱借给你?”

    “那你也没钱,我也没钱,咱实在不好意思去吃这顿饭啊。”纪元海说道,“干脆别去了吧?”

    母亲气的霍然站起来:“元海,你到底想干啥!”

    “你小舅结婚,你就这样——”

    “嚷嚷啥?让外人看笑话啊?”奶奶说道,“都坐下慢慢说话。”

    母亲憋着气坐下,盯着纪元海。

    “元海,你要是这样,以后还去你姥爷家走亲戚吗?”

    纪元海一脸奇怪:“娘,你跟姥爷家没断亲,来往着呢,喊我干啥?”

    “你逢年过节,就不看望你姥爷姥娘?就不看望你小舅去?你没有亲戚帮衬,你往后怎么‘走路’!”母亲说道。

    母亲说的,倒也是这个年代的“农村共识”。

    没有亲戚、亲族帮衬,一旦有什么冲突,别人家人多就来欺负人少。有帮衬的,才能“站得住”,才能“走路”,否则寸步难行。

    这一点共识,爷爷奶奶、父亲也都是认同的。

    所以,断亲这个选项,现在几乎不会出现在他们选择中。

    几十年后,随着到处起高楼,亲戚互相帮衬的情况大大减少,好些年都不见面的情况增加,那时候才是“亲戚味”“家族味”迅速消退的时候。

    纪元海没再回答母亲的问题。

    再掰扯下去,他对姥爷家比较决绝的态度,除了陆荷苓不会有人支持。

    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舍不得亲戚断了往来。

    “爷爷奶奶,爹,我那房子已经收拾好了,这两天我跟荷苓就搬出去。”

    纪元海开口说道。

    这话一说,堂屋里众人都顿时吃惊。

    元海,这就真的要分家分东西,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