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那就一切都简单得多了。

    张渤回到屋里面想了半天,终究不能确定纪元海有没有底气,也没去找罗副主任再报告。

    毕竟这么一件不适合拿出来明说的事情,他要是去郑重其事的报告,反而会被看轻——办事能力不行,又愚蠢到挂在嘴边,肯定不让人喜欢。

    他决定工作之余,耐心观察纪元海,了解和纪元海有关的事情,到时候真有什么情况,看看有没有机会下手再说。

    想完之后,张渤莫名感慨。

    难怪方丽娟找不到纪元海的破绽,连我都这样反复犹豫,方丽娟当然是不行。

    又拿出纪元海写的从群冈县到望滩县的几份调研报告,张渤仔细看了看,从这里面也能看得出来,纪元海思维是很清晰的,层层推进,有理有据。

    好的报告,需要文笔又不需要文笔。需要文笔,是不能够写的乱七八糟,前言不搭后语,是需要紧扣主题,具备逻辑和条理,还要符合当下的情况,言之有物。

    不需要文笔,则是不需要那些夸张的形容词,过于感性的一些夸张言辞。

    在纪元海的报告中,这一切都结合的很好,通篇下来,主旨明确。

    这些报告,也再一次让张渤和罗织林才深切地感觉到他的确是一个人才。

    这样一个年纪轻,精力旺盛,又聪明的人才,真是不好对付。

    张渤心内想道。

    第二天,调研组继续调研。

    在盐碱荒地走了大半天,又转了转实际耕地之后,调研组返回招待所。

    越是调研,望滩县越是穷的有理有据;包括农业方面,很难让人苛责。

    纪元海特意跟张渤招呼一声,外出跟家里打电话。

    打通电话之后,陆荷苓第一句话就是询问纪元海:“元海,没事吧?情况怎么样?”

    “情况一切都还好,我今天打电话主要是跟王竹云说一件事……”

    纪元海话是这么说,但还是跟陆荷苓说了一下张渤试图挑刺的行为。

    陆荷苓听后也是不免担忧,再次叮嘱他千万不要过于逞强,一旦出了什么事情,一定要打电话。一旦联系不上,陆荷苓就会找孟昭英求助。

    等到王竹云接了电话,先开了一句玩笑。

    “元海,我听说你在外面过得可不如意了,咱们家都有点担心你啊。”

    纪元海笑道:“我听你这么说,大概是不担心我吧?”

    “对,我不担心你,你要是能被这点小事给绊倒了,那才是奇怪,我对你可有信心了。”王竹云嘴里面说着,又问纪元海到底是什么事情。

    纪元海大概介绍了一下望滩县和郭顺德一家的情况,说让王竹云派人过来,仔细看看望滩县是不是最合适的地方。

    王竹云听后就明白了。

    “好,这件事我尽快去办。”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