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看着眼前的稻田,宋轩心中又萌发出在稻田里面养鱼的想法。

    要知道稻花鱼在后世也是相当出名的。

    而且这样一大块地,不充分利用的话,说实话也有些对不住大家的辛苦劳动,开发这百亩的稻田,部落里可是前后忙了好几个月。

    部落里现在的鱼还只局限于大家在河里圈起来的围栏当中,经过几轮扩张,目前已经形成七个比较大一点的围栏了。

    但是这里面养的还鱼是以大鱼为主,稍小一点的,便能顺着缝隙自由穿梭。

    本来密度就比较高,要是缝隙再小的话,对里面的鱼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每次打到的鱼,要么就是吃掉,要么就是圈养起来,当然也会有腌制的,但毕竟这需要消耗不少的盐巴,所以数量相对来说并没有太多,也就给大家提供一下不同的口味。

    有时候一斤不到的鱼都会被直接丢回河里面,毕竟部落里也没有多余地方养它们,不如等它们在河里吃的肥肥胖胖的,再捞上来

    但是如果将它们放养在稻田里的话,应该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和河里面相比,稻田并不缺少各种吃的,尤其是扬花期的时候,稻花也是不错的食物,满足这些说大不大,但也不是特别小的鱼的生存并不是问题。

    最关键的是稻田的面积足够大,哪怕是一块田里面养上个百八十条,那么这百亩稻田也能带来几千斤的鱼获了,部落以后,肯定是以种水稻为主要的营生,所以如果能充分利用的话,那对不是来说总归不是一件坏事。

    而且现在种植水稻可没有什么农药之类的东西,里面生长的鱼自然也是完全无公害的。

    想到了这点,宋轩便将到这是默默记在了心中,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

    即便是有小鱼,但等到秋收的时候,估计也长不了多少。

    而且养鱼的话,稻田肯定也得重新设计一番,里面肯定需要几条比较深一点的沟,不然稻田里面水比较少的时候,这些鱼可就没有生存空间了。

    但不管怎么样,在稻田里养鱼,对部落里来说都是一件相当划算的事情。

    中午回到部落里,宋轩找了块陶板将其给写了上去。

    宋轩经常会有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但想的多了忘的自然也多,现在他也学聪明了,必须要做的事情那就先记下来,虽然部落当中没有笔和纸,但陶板和石块也能用来记录。

    当了两年的老师,宋轩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写字方式了,虽然对纸张依旧很向往,但部落里暂时倒也不太能用得上,毕竟需要处理和记录的事情并不多。

    所以虽然知道纸是如何制作的,但宋轩一直都没有行动。

    费大力气就为了写两个字,而且做出来的东西还不一定好用,宋轩觉得暂时还没有这个必要。

    部落里最需记录的那便是每次的祭祀了,以前都是直接刻在石板之上,由于石板本来就比较难做,记录一次,所需的面积又不小,所以也是相当麻烦,但现在腾蛇懂得制作陶器之后便方便多了。

    两位祭司,每次祭祀之前,都会去石头那儿专门定制一块陶板,大部分情况都是半米左右的。

    石头制好陶坯之后,两位祭司便直接在上面用细竹棍将祭祀中的东西写上去,当然这里为了保持传统,用的还是最原始的象形文字,虽然简单但也算直观,大部分一眼便能看出来是什么。

    写好之后,直接放在窑里面烧一夜就好,这样做出来的记录板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上面的字也都非常清楚,不像石板,刻了半天也只有一个浅浅的痕迹。

    而且陶板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偶尔花错了一个,那也没事,直接抹平了重新写比较好,不像石板那样,刻错了怎么打磨都会留下不一样的痕迹。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