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刘备来说,及笄之礼,即使需要参加,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后院之人,负责代表。

    自己负责摆弄,同时承担主家之人的责任,对于刘备来说,这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所以得到这种事情,高兴过后的刘备,这才发现自己其实不擅长弄这个,最后还是找到了法正等人,用于询问这一方面的过程。

    而法正等人,对此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无语当中。

    不管是法正也好,还是司马懿也罢,在这一方面,基本上都属于零基础,更多的是,自己束冠的过程,对于其他人的,尤其是女子的,那就不怎么了解了。

    而人生经验最充沛的贾诩,对此可以说是毫无畏惧,甚至一点都不怕,因为他有经验。

    昔日唐姬的及笄之礼,本身就有他参与其中,自然就清楚其中的流程和过程。

    而太后一级别的过程,从位格上来说,和长公主也差不多,简单的同等代换,那不就好了吗?

    “奇怪,贾师怎么还懂这种东西?”司马懿觉得自己长见识了,看着对着刘备进行诉说的贾诩,由衷觉得,一份年龄一份收获,这比自己年长二十岁,还真有不一样的结果啊。

    “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谁闲的没事,去组织及笄之礼,我可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恩怨自同的人…”法正在思考一会儿以后,也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十几岁就漂泊在外,充当一任县令,在这一方面,他懂个鬼呀。

    司马懿听闻此言,扭头看向了一旁,询问了一下诸葛亮。

    “我少有婚姻,我对此还是挺满意的,无论才质还是爱好,亦或者是个人情绪,都挺合适的…”诸葛亮犹豫了一下,还是诉说了自己内心当中真实的想法。

    年纪轻轻,就到了泰山,然后一直没有离开过的他,哪有这方面的知识。

    见诸葛亮这么说,司马懿也沉默了不少,因为回望一下自己,发现自己和诸葛亮还有法正等人,几乎没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看似聪明伶俐,号称下一代人当中的翘楚,他们三个人,没一个在这一方面有经验。

    这算什么?天才的悲哀,还是天才的通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