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在陈泰离开之后,担任吏部尚书的郑袤成为了新的左仆射。

    诸多尚书的功劳其实都很大,但是整体来说,郑袤的政绩是最大的。

    他为曹髦将曹魏的官僚场给耕犁了一次,罢免了那些无能的庸人,处置了那些狡猾的恶人,提拔了一大堆的能臣干吏。

    前后五年的时日里,郑袤提拔了超过四千多位官员,而这些人分布在曹魏各地,官职大小不同,偶尔也有犯错受到处罚的,但是其余之众都是合格的。

    郑髦的识人之能,就是曹髦这个有先见之明的人,都未必能比得上。

    他通过一个官员平日里的简介和以往的政绩,就能判断出他的为人来,也知道该将他派到什么地方去。

    他重新打造了大魏的官僚系统,完成了更新换代。

    经过多年的磨练,他的才能又得到了长进,曹髦每次要用人或者要进行封赏和处置,都会先派人去询问吏部的看法。

    对于这么一个功劳巨大的大臣,曹髦也不能怠慢,让他接替陈泰,成为了尚书台的二把手,地位仅在王昶之下。

    对这個结果,众人都是心服口服,就连三把手钟会,都没有什么意见。

    这倒不是因为郑袤的相貌好看,主要是钟会也很认可对方的才能,在看人这方面,这家伙是真的强悍。

    钟会拟定关于吴国的官员名单时,都会不动声色的跟郑袤进行商谈,钟会不好说是请教,只能说是商谈,而商谈的结果,往往能让钟会茅塞顿开,拨云见日。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钟会对他颇为敬重,比对王昶都还要敬重一些。

    而吏部尚书的位置,曹髦则是想要给张华去做。

    这个想法刚刚出现,就引起了很多大臣们的不满。

    只因为,张华实在是太过年轻了。

    当初以钟会的岁数,担任这个位置的时候尚且遭受到了反对,何况是张华呢?

    想当尚书?

    等你四十岁再说吧!

    就是张华自己,都不太敢接受。

    原先他在蜀地,更类似于监军,他并不负责实际上的治理,就相当于皇帝临时派遣一个心腹过去盯着。

    有名无实,大家也就不是那么的在意了。

    可如今,这尚书可是实权啊。

    曹髦迟疑再三,最后也只能让张华在吏部为郎,至于吏部尚书的位置,他则是给了刚刚从荆州刺史的位置上提拔出来的华廙。

    华廙是华表的儿子,为人极为正直,从不与他人同流合污,也不会想着要巴结权贵,为人有实干之才,颇有些华歆的遗风。

    做在吏部的人,可以没有超过郑袤的才能,但是人品一定要过关。

    别说是吏部尚书了,就是吏部随便拉出个小吏,在外头都被众人所巴结,毕竟此处关系重大,能跟这里的人交好,那还怕当不上官吗?

    当初的王戎,就是在吏部当差几个月后迅速被腐化,从一个天下仰望的名士成为了贪官污吏。

    这华廙的为人还是能信得过的。

    至于张华,就暂时给华廙当个副手,帮着他在吏部做事吧。

    当晚,钟会就找到了曹髦,跟他说起了当下人才稀少,很多大臣德不配位的事情。

    当然,钟会在说这件事的时候,张华就站在一旁。

    张华还挂着散骑呢,是可以陪在皇帝身边的。

    钟会进来之后,都没有多看张华一眼,他坐在曹髦的身边,开始说起这人才的问题。

    虽然没有说是谁,但是字字诛心,就差将张华什么的都在当尚书郎这句话给说出来了。

    钟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