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这个意外有点大。

    要是南山集团真的可以生产T700,甚至T800这种级别的碳纤维材料,那么对整个世界的碳纤维市场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道理,一种材料一旦华夏厂家可以生产了,价格一定会暴跌。

    像是T700这种碳纤维,在华夏市场的售价现在是1000万一吨左右。

    这几乎是华夏厂家能够买到的最高端的碳纤维产品了。

    再高级的,你就是1亿元一吨,人家都不卖。

    “星空跑车已经正式上市,东瀛这边有没有售卖?”

    “应该有,星辰汽车主打的是全球同步上市星空跑车,在东瀛也有合作的经销商,不过数量应该非常的少。”

    “那还犹豫什么?直接去买一辆回来拆解,搞清楚他们的碳纤维水平到底怎么样了。只有摸清楚了他们的实力,我们才好制定下一步的方案。”

    对东丽来说,南山集团搞出来高端碳纤维,这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他们从八十年代开始搞出了T300,之后又有T400、T700、T800和T1000。

    到现在已经吃老本吃了十几年了,一直都没有推出更高等级的产品出来。

    这个局面一旦被打破,对东丽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冲击。

    毕竟,国际上能够做高端碳纤维的厂家就那么几家,而价格做的最低的就是东丽。

    所以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也是最高的。

    差不多的对话,也在美利坚赫氏那边发生着。

    几家公司都在购买星空跑车,为的就是第一时间获得南山集团的碳纤维产品的情况。

    虽然经过加工之后,碳纤维的有些性能会发生变化。

    但是利用他们现有的知识积累,足够推导出对方使用的产品是什么等级。

    “社长,初步判断星空跑车上使用的碳纤维是T700,并且它们的这款T700在一些性能上跟我们的相比,还有优势。”

    “当然了,如果能够获得碳纤维原料,那就最好了,我们可以充分的进行各项参数的对比。”

    近藤太郎这几天可是亲自拉着研发和技术部门的人员,一起去拆解分析星空跑车上使用的碳纤维。

    不过,他们虽然很努力,结果却是一点也不乐观。

    “T700?”

    “华夏直接越过了T300和T400,去生产T700了?”

    东丽的社长佐贺奴的心情一下就跌倒了谷底。

    虽然他们有T800和T1000这些更加高端的产品,华夏的厂家距离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T800和T1000并不是他们主要的利润来源,反倒是T700及一下的产品,为公司获得了大量的利润。

    像是T300这种产品,虽然相对低端,但是架不住量大,华夏又没有办法量产,所以在华夏市场,这种碳纤维八成都是东丽在供应。

    如果南山集团可以大规模的量产T700,那么T300要想再像之前那样子挣钱,肯定就不可能了。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T700及以上的高端碳纤维,生产工艺跟T300和T400完全不同。”

    “我怀疑华夏人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直接从T700开始研究,绕过了T300和T400的工艺。”

    “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从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华夏其他几家碳纤维技术比较高的厂家,都是在朝着突破T300的量产工艺在努力。”

    近藤太郎这话,让佐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