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的话,人家“南山必胜客”的外号也不是白叫的啊。

    王静不觉得高通有任何的胜算。

    如果官司在美利坚打,也许最后还能有一些好结果。

    但是偏偏南山半导体的手机芯片,哪怕是被禁止进入到美利坚市场,也没有任何损失。

    因为现在它的用户都进不来美利坚市场呢。

    “那怎么办?”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南山半导体发展壮大,眼睁睁的看着它抢占我们的市场?”

    保罗很是不满的拍了一下桌子,想要发泄自己的愤怒。

    “可能只能从单纯的商业竞争角度去跟南山半导体正面竞争了。”

    “只要我们在技术和成本上面有优势,最终手机厂家还是会选择高通的。”

    王静的这个答案,显然不是保罗想要的。

    高通从来都不想单纯的走商业竞争的方法去扩大市场。

    手机上的“高通税”,难道是白交的吗?

    这是单纯的商业竞争能够收回来的“税”吗?

    “你下周去台积电那边沟通一下,看看他们的14纳米制程的芯片到底什么时候可以生产出来。”

    “我们就算是想要跟南山半导体竞争,也要有自己的优势才行啊。”

    保罗有点憋屈的说了一句。

    这种场景,他以前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

    当大家的目光都放在半导体设备和芯片上面的时候,南山汽车集团那边也没有闲着。

    一方面,南山汽车零部件正在全面的推进芯片的国产化。

    只要南山半导体或者其他的国内芯片厂家能够生产的芯片,都努力的推进使用。

    最终的目的就是南山汽车集团上面的车型和零部件,没有一颗芯片是从海外进口的。

    想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显然是有难度的。

    “曹总,目前来看,各种控制类零件的主控芯片,我们都是一家开始使用南山半导体生产的芯片了。”

    “但是一些小型的电源控制芯片等芯片,目前还是从瑞萨或者罗姆等厂家购买的。”

    “另外,有一些电容、电阻和电感之类的电子元器件,还是从东瀛或者东南亚等地进口。”

    “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戴汉彪对于南山汽车零部件在芯片国产化方面做的工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所以哪怕是现在没有做到100%的芯片国产化,他也敢定期跟曹阳进行汇报。

    虽然有一些电容、电阻等元器件是从海外进口,但是这些零件基本上都不具备垄断性。

    一方面,华夏的部分厂家是可以生产类似的产品。

    另外一方面,这些元器件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有相对比较多的生产厂家在生产。

    只是南山汽车零部件这边对于这类零件的要求比较高,而这些零件的价值又相对比较低,所以就没有把它们作为第一批发展的重点了。

    但是并不表示这些元器件的生产门槛有多高。

    基本上也不需要担心美利坚或者哪家公司会把这样子的零件当成是围剿南山集团的零件。

    除非他的脑子进水了。

    “这方面的元器件,可以进一步的扶持一些国内的厂家去生产。”

    “比如电阻,你们觉得国内哪家公司的技术最先进,管理团队最有冲劲,就可以跟他们深入的合作一下,扶持他们一把。”

    “当然了,個别比较核心的元器件,也可以多跟南山半导体那边沟通一下,看看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