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安插一个卧底,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不可能说是让你进去当卧底你就能做成卧底的。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方面要经得起审查。

    首先身份要经得起审查。

    以王鑫为例,他的身份经得起查——大学生,因保护女友致人重伤而被学校开除。

    其次是履历。

    王鑫有过读青浦班的经历,为了抹除这段经历,特二区还是做过不少工作的。

    最后就是亲属。

    孤家寡人是不可能进入特务委员会的——哪怕张安平是76号的主任,有些规矩还是要有的,否则就等于在额头贴一张纸:

    我有问题,快来查我!

    王鑫不是上海人,家属不在上海,所以张安平给他安排“妻子”——是青浦班的同学,不是他本来的女友。

    当他选择了这一行后,为了不连累女友,王鑫提出了分手,将喜欢他的女孩从身边驱离。

    这样一个有家的人,才能符合76号的条件进入其中。

    王鑫的“妻子”唤做温盼。

    工作夫妻中,有的人因为在敌后的携手并战,很自然的会走到一起,但也有“夫妻”哪怕共患难数年,也是相敬如宾,从不逾越雷池半步。

    温盼和王鑫便是后者。

    ……

    温盼接到噩耗、在76号看到王鑫的尸体后,忍不住悲伤的失声痛哭起来。

    一旁负责安抚的文职伪女军官,向温盼讲述着王鑫“英勇阵亡”的种种,讲述着抵抗分子的残忍和无情,温盼麻木的哭着,不断的回想着曾经相敬如宾的种种。

    “我想把他带回去。”

    “王夫人,我们这边是集体下葬……”

    “我想把他带回来!”

    温盼重复着自己的要求。

    她知道王鑫不想死后还要和一帮汉奸葬在一起的。

    女汉奸见温盼态度坚决,只好道:“我去找上峰说说吧。”

    “上峰”自然是张安平,听到这个要求后,张安平二话不说大手一挥就同意了,并安排人送尸体回去——家属的这种要求是很正常的,没有人感觉到古怪。

    王鑫的尸体被送回家后,温盼就请周围的邻居帮忙操办后事,但邻里间相处热情的邻居,却无一人愿意帮忙——

    没有人愿意给一个汉奸去操办后事,哪怕汉奸家里掏钱都不愿意。

    温盼没有多少的怨言,见无人帮忙,出生大户人家的她,只能自己笨手笨脚的去操办后事。

    尽管她尽可能的简化了后事的流程,可依然忙碌到了傍晚,才按照记忆的种种布置了完毕。

    点燃引魂灯挂在了门口后,驻步的她看到了邻居们无情的目光。

    从回“家”后就没有哭过的她,突然间崩溃的嚎啕大哭起来。

    她想拿着喇叭向四邻们呐喊:

    “他不是汉奸!”

    “他是英雄!”

    “他是抗日的战士!”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喊。

    委屈、心疼、心酸,种种复杂的情绪在这一刻一起爆发。

    她哭的稀碎。

    他是抗日的战士啊!

    可他却要背着汉奸的骂名,在邻居们冷漠的目光中,完结生命的最后印记。

    嚎啕大哭中,有人突然在她身边说道:

    “还、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红透了双眼的温盼愕然的抬头,看到了一个经常在照片上看到的人——那张照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