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合一,又以蚩尤法祭道,成就的异宝。

    药医之道——药理与药方也!

    而《神农本草经》就是药理之书,何为药理,曰:用之草药,于人体所表之性也。

    同时,也可将《神农本草经》看作是最原始的药方。

    “夫子?”

    原本正在抄写《黄帝内经》的邹衍惊慌地抬头,此时典籍宫震动,他还以为是地龙翻身。

    但在看见风允身前的赤鞭后,咽了咽唾沫。

    如今风允的青枝化作了一柄赤色短鞭,纹路古朴,与神农氏虚影手中的短鞭一模一样。

    赭鞭!

    此鞭虽非杀伐之器,但却意义非凡。

    相传神农氏以赭鞭来鞭挞百草,可知其药性,是神农定义医药之道的重器,是为炎帝神农氏的赤帝象征,其对人族的意义而言,比之大禹九鼎也丝毫不差。

    当然,此鞭只是祭道而成,并非原物。

    但动用其中的道韵,却是可以。

    “行草药医道者,若是得此异宝,却是如虎添翼。”

    邹衍不确定道:“夫子,您又有新的收获吗?”

    风允等赭鞭之上的神异缓缓消去,这才收起赭鞭,重新化作青枝,插入发髻。

    也是同一时间,天空的赤色红云消退,典籍宫也不再震动。

    他只是记录整合,就能成异宝,可见这《神农本草经》的道之浓厚。

    当然,这也有着农咒的帮助。

    或许他有能力,也应该像整合《山海经》一般,整合出一本相对完整的《神农本草经》,这不管对此时的百越,或是他自己的玄道,再或是后世之人都有帮助。

    “略有想法罢了。”风允思索此事时,也随便回答了邹衍。

    拿起一本没有多少道韵的《神农本草经》。

    风允又道:“继续抄录吧。”

    闻声,邹衍点头。

    见到风允手中《神农本草经》的厉害后,他对手中的《黄帝内经》更加期待。

    而风允起身。

    此时计然也匆匆而来。

    “风君安……方才是?”

    计然眼中的望气之术还未消退。

    风允也会望气之术,能察觉到计然眼中的庚辛之金气。

    庚辛为天干,金为五行。

    不过在计然注意到风允的注视后,就收敛了眼中的望气之术。

    风允也不欲探究其望气的来由。

    而是解释方才之事。

    遂先递出《神农本草经》,再解释道:“大宰也看过这典籍宫中的书,而这《神农本草经》,就是从中整合而得。”

    “扬粤的典籍宫?”

    计然不相信。

    “风君莫说笑,这典籍宫内的书,我都看过,怎不见……”

    计然说着,也在翻阅风允的编撰的《神农本草经》,口中的话戛然而止。

    这些内容确实是扬粤典籍宫中的记载……

    但,为何风允能以此成医道之异宝?

    “不对,为何呢?”

    计然百思不得其解。

    若是能如此轻易获得异宝,这世间的异人也不会为自己的道而苦恼了。

    “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书能获得神农帝的认可?”

    越加翻阅,计然似乎有了些明悟。

    “原是如此!”

    “分门别类,又表其性,这是草药之本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