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叹一声。

    昭阳这才拿出一卷帛书,其述道:“风君贤德,暂居吾楚……楚国欲以典籍宫之友暂纳风君,以便风君观阅书籍。”

    “典籍宫之友?”风允眼中含笑,楚君亦无招他入仕之想,倒是与他不谋而合。

    昭阳又道:“风君,这位沈尹华先生,暂为典籍宫下大夫,主持一宫事务。”

    “君上令,若风君对楚之典籍有何不解之处,可询问沈尹华先生。”

    说着,其退回,让沈尹华与风允见礼。

    两人相互而礼。

    “昭阳不便多待,告辞。”

    昭阳离去,沈尹华也向风允辞别,缓缓而离,似乎对君上的决定,并不满意,甚至是哀怨。

    “风君,这沈尹华原本是为君上讲解楚国典籍的下大夫。”

    屈原蹙眉,微微叹道:“之前坊间流传,沈尹华乃是君上之师之言,这沈尹华还沾沾自喜,如今君上将此人派发来典籍宫自守…”

    风君闻,略默然。

    屈原也是。

    两人都清楚,楚君对这样的说法心怀不满,遂驱离了沈尹华。

    而又令风允有不解处询问沈尹华,也是为了抬高楚君。

    毕竟,若风君都请问过沈尹华,那楚君有何不可呢?

    对此,风允又觉好笑。

    “这世间,谁不可为师呢?“

    “农者农耕,商者商富,工者工巧,士者士礼,这些都是智慧,所谓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来补全自身的所需,这并不是需要为难的事情。”

    风允去坐好,淡笑摇首。

    “明日,我就去向沈尹华先生问学,其心之所向之事物,不必为之纠结。”

    一旁的屈原闻之,拱手而礼道:“风君尚学。”

    如此,又是一日。

    一早,风允就带屈原去寻沈尹华。

    此时沈尹华正在一偏殿内,其中似乎有声。

    “尹华啊,你说你,怎么就去招惹费无忌呢?”一苍老有力的声音,从殿内传来。

    风允还未询问,一旁的屈原就道:“这是伍奢先生的声音,伍奢先生是公子、公主们的夫子,为大夫位,专门教导君子六艺之学。”

    风允颔首,表示了解。

    “两位先生,风君来见。”屈原上前,向两位行礼,以禀。

    两位老先生对视。

    伍奢对视沈尹华,皆诧异。

    “请风君入殿。”沈尹华也不犹豫,挥手道。

    风允入殿。

    向两位先生行礼。

    然后携屈原入席。

    往席间一观,沈尹华眼中的颓然之色虽还忧,但也极力藏下,此时似平日之态。

    而伍奢却好奇地打量风允。

    “不知风君来寻何事?”沈尹华询问,对于风君,他是尊崇其贤德之名的。

    风允直言:“来寻沈尹华先生,是希望能了解楚史,一观楚之风华。”

    “楚史?”沈尹华自嘲一笑,但还是略带傲气地抬头,露出修剪精巧的胡须,似在惊喜。

    “我听闻风君在楚好几日,不晓得看了多少楚书?”

    风允对这自傲之色不觉,他并非来学这傲慢,而是来学知识。

    “楚字与余在大庭时所观的篆文略有不同,几日间,看得不多,只观阅楚之源头至楚之开辟,其后倒是少阅。”

    “那请风君说说楚之源头为何?”沈尹华下意识就代入了夫子身份,考问风允。

    风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