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以为是前线战事,可甲兵却道:“风子求见。”

    “风子……他还敢来我庸国!”

    “若不是他,我庸国岂会被夜郎攻打,以至于难以度冬!”

    “哼……带他进来!”

    庸国君怒意升腾。

    看见风允风尘仆仆而来,嗤笑道:“风子,倒是第一次见啊。”

    “名声很大。”瞥了风允几眼,心头暗叹好颜色,但还是骂道:“名声大又如何,却做这等无德之事,我庸人莫非就比不得楚人,比不得夜郎人?”

    “值得风子设计如此!”

    “砰!”庸国君拔出腰间佩剑,指向风允。

    风允对庸国君行礼。

    “息怒,此番是允失算了人心,失算了蜀国。”

    “哼!”庸国君自然不会杀风允,将剑狠狠一掷,剑身飞纵,插入了风允脚旁。

    “那风子可有找补?”

    紧盯风允,庸国君也是在示弱。

    他也无奈。

    夜郎之势不比庸国差,此时见得利,其势更强几分。

    他求天子,可书信石沉大海。

    此时风允上门,他也是气恼之后,无奈而为。

    “有,允欲一举退蜀、夜郎两国之军,安定西南四国,但需借庸国国运,方能成大势。”

    “退蜀国和夜郎,借我庸国的国运?”

    庸君哼笑。

    “蜀国攻打的又不是我庸国,为何要我庸国出力,这是风子自己的事情吧!”

    风允颔首。

    “允为近圣,习人族之玄道,面对两国之战,需借人道之势,方御大势之行。”

    人族之势,风允能从庶民之中凝聚,但是初来巴庸之地,他没有那么多时间。

    寻常两国之君,是最快的方法。

    “巴国,允与巴君有一面之缘,已书信,若巴国同意,巴相印不日即达。”

    听闻巴国也或参与,庸国君这才缓和。

    “好,那先说来听听,风子要如何借,又如何退战?”

    风允不做隐藏。

    “天寒地冻,人自不战,还请庸国君告知上下,一月之后,大寒将至,速速退兵,以冬藏而养人体,方为人族生养之道。”

    “天寒地冻?”庸国诧异。

    风允颔首。

    “我在楚国得部分《周易》,其中有一卦,名巽,上风下风,无孔不入。”

    玄气微动,本温暖无风的宫殿内,却突然冒出一阵寒风。

    寒风冷冽,惊得庸君一抖。

    那旁边矮桌上的酒尊都倒落在地。

    殿外的甲兵闻声,纷纷围来。

    见殿内狂风大作,还以为是风允欲伤庸君。

    长矛纷纷,青戈锐利。

    “慢!”

    “退去!”

    寒风冷冽,一宫殿之风,让庸君牙齿磕碰,面色畏寒。

    “如此寒风,如何能不退呢?”

    “哈哈,风子好异术,但要刮动四国之地,可不易啊,是要国运支持。”

    “来人,布帛,寡人书之,令风子为国相,主风祭之事!”

    风祭。

    对天地异常之事,以祭祀而行,方能合乎人心。

    此时庸君已经认同了风允的想法。

    “轰!”国君大印,庸国气运与风允勾连,但要用时,还需庸国君首肯。

    风允对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