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重臣,上卿也。

    “嘿,天子在上,这风子来丰镐,可见是认同天子之德,为求出仕也。”

    出仕?

    此言一出,周围的大夫,包括天子在内,都蹙眉。

    风允会出仕大周?

    要知晓,此前在楚国,天子与风允可是暗怨多多啊。

    天子眯眼,他倒是要知晓,这虢石父是要作何。

    却听。

    “风允为德而行,诸国皆知啊……不过出仕嘛。”

    “我大周多贤德者……风子虽有名望,但也不能任意而任,不如,安排至典籍宫去,先看一看我大周的典籍,大周之史,观周德,再入仕。”

    周围人惊讶,这虢石父何时这般举贤了?

    又听。

    “哀叹唏嘘,我大周积累的德,何其深远,可和其余诸国积累的德可不同而语,犹同天堑也。”

    “老夫祝风子能成功寻德吧。”

    “若是风子坚持不下,也是正常,倒是老夫可代天子送风子离周,先去各地寻小德,再来大周寻大德。”

    “……哈哈,虢石父,此言甚妙啊。”

    “我大周,却是大德之地,礼之源也。”

    反客为主,天子舒畅不已。

    他可不想任用风允,这般人道,与天道本就有违,那楚国虽然因人道而强盛,但楚王自裁,可不就是现成的例子。

    这可也是各国诸侯都在探究人道,求其强盛,却又警惕人道的原因。

    “虢石父,这件事就交给伱了。”天子望向虢石父,遂口令道:“迎风子入典籍宫观大周之德,待风子表明观尽后,周天审之,可入仕为相。”

    为相!

    众人一惊,但又放心,多是暗笑不表,当然,其中也有无奈者,可利益在前,谁希望多一个相在他们头顶呢?

    众人皆俯首。

    “天子大德。”

    天子大德,天子自从归宗周后,就越发喜爱这个称赞,周地之人也多清楚,遂如今朝中,此四字已经成为了恭敬之言。

    “诺。”虢石父接令。

    而天子又示意虢石父,虢石父心知肚明,立即拜首,退下,他还需要将殿中之言,广而告之,以彰显大周大德,风子是来大周寻大德,而非施小德。

    ……

    城门外。

    虢石父已经等候多时,那殿中之言,可不是风允入城所论。

    风允之行,天子可也十分关注。

    如今,风允正要下马。

    却见。

    “哎呦,风子啊,您怎能无人搀扶!”

    虢石父之声极大,那些不知风允到来的行人,都纷纷望来。

    风子之名,诸国皆晓。

    此刻闻声,皆驻足观望。

    “好俊俏的青年人…”

    “貌美如玉,温润而雅,莫不怪说是风子。”

    “风子!”

    “……”

    闻声皆动,可见风允的影响之大,已经传至宗周。

    但也还算冷静,多是打量。

    热烈之人,多是知书达礼的贵人,庶民之中,少知书者,只听闻风允所作之行和人道之言,而不晓得风允之书和人道之玄。

    “风子,来,余来扶您。”

    一长须长者,扶风允……

    风允暂歇,望向虢石父道:“敢问是周中何士?”

    虢石父见风允不入不尊老之套,就后退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