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欲解天地人之无穷变化。”

    风允颔首,原是如此。

    想不到这《洛书》,竟然文王也不曾凑齐,只得了部分。

    “不知娲皇在道天几重…”风允感叹一声。

    而文王只能摇头。

    “三祖为人族奠基,自然在道天前列,而三皇为人族开拓,或许是要去最顶处的道天,才能看见了,至于多少层,等你见到黄帝,就能得知大概了。”

    “我等后学之王、圣、或帝者,皆在三祖与三皇之间,其中最接近三皇者,或许是黄帝。”

    说着,文王也不确定,因为他没有看见之后的道天。

    “本王无奈,只能给二位观看《周易》,那存世的《归藏》之书,不在我这,而其内容,也不在我这缕道韵当中。”

    “或者说,除却《周易》外,本王这后天八卦也无,两位还想去道天遇本王,方可得见。”

    愚者,恐心高于眼,手却不达,多观多苦恼……这不是自私而独,这是道天的规矩,人族所有的传承皆在道天,由一位位先贤守护。

    文王身影淡淡,缓缓融入此方《周易》所化的小世界。

    风允与老子对文王礼别,皆对坐而观天地,一勘《周易》之奥秘。

    那周易六十卦,皆在两人的交谈中,缓缓划过……

    ……

    日升月落。

    三月以来,夏至已过,经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已至秋分。

    天转凉。

    而风允在小暑至大暑之间时,已到二十之年,如今不知不觉又迈了过去。

    岁月如梭。

    风允安静三月,在大周典籍宫与老子交流《周易》,收获之丰,难以言喻,只可知,周易六十四卦,风允皆有了眉目,若遇难事,可从中寻解也。

    而天子却在苦观那剩下的四块铜书,欲求从中发觉些许奥秘。

    是夜。

    风允与老子皆闭目在各自的偏殿,休养生息。

    此番观阅《周易》原本,却是耗神伤神,需要静静恢复。

    但两人的圣道,裨益不少。

    “呼…”风声起。

    风允微微垂眸,百般无奈地望向天空。

    心有所感,这周天之下,似乎有异常,其异,在天子处。

    “老聃先生出手,却是偿还,尽观大周典籍宫之书的恩情。”风允没有去参合的想法。

    这是老子的选择,他尊敬而观就是。

    他若要偿还时,却还早。

    他尚且未观尽大周典籍宫之书呢,待观尽了再寻机一柄偿还此恩情。

    对恩以忠,对仇以狠,以人为本,坚守此心,对自身善恶之事,都会有一定解答。

    闭目……

    《周易》之观卦——下地上风,随风入世!

    一观天下之术!

    风允垂眸,眼底朦胧一片,似有野兽狡诈的身影,扑袭两人,其中一人救之,被扑倒在地,另一人慌张,似欲逃避,却也被抓破心口,被其撕咬。

    风允耳微动。

    “呜…”似狐鸣,却更像是妖邪之声。

    又闻。

    “来人,救寡人啊!”

    天子之声,慌乱不已,密阁之门被慌忙打开。

    “天子!”

    妖邪逃窜,似有银光闪烁。

    那四块铜书,都倒落在地。

    而大周的气运,恶意在这时突变,威压向那妖邪,可就听嗡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