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有多大,单说橡胶就只有咱们有,他们哪怕能想办法搞到一台蒸汽机,突破技术壁垒,也没有原材料啊。”

    关于蒸汽机流入民间赵骏并不担心,事实上他必须要推动蒸汽机走入民间。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民间商业主观能动性,让民间的商贾大量兴办工厂,让资金流入到动力科研中来。

    否则光凭国营企业在推动,蒸汽机就会被国营垄断。

    而国营的缺点就是这样,一旦垄断的话就会变得僵化、不思进取,到最后就彻底陷入到那种守旧不愿意发展的路径依赖中去。

    所以需要民营企业这条鲶鱼来推动科技的发展。

    至于辽国会不会趁机想办法弄到一台蒸汽机,从而进行研发,这一点赵骏自然也早就考虑过。

    首先是原材料问题,辽国没有技术和原材料。

    其次就是蒸汽机本身。

    现在卖出去的机器都是有数的,只有大宋最顶尖的商贾才有资格购置。

    何况蒸汽机动则数吨重,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船运出海送到辽国,但先不说能不能运出海,就算是出海了,以大宋在海上的力量也基本不可能抵达辽国境内。

    因而赵骏丝毫不担心这些。

    “咦,差不多也到时间了,马上要去崇政殿开会了,蒋堂怎么还没回来?”

    范仲淹不由得纳闷。

    蒋堂为人刚正,最是守时,这不像他的作风。

    不过范仲淹话音刚落,那边门外蒋堂就跨步进来,非常严肃地说道:“诸位,出大事了。”

    “什么事?”

    众人顿时警觉起来。

    能放在政制院称为大事的,要么是像两浙路地主闹事那样的大案,要么是全国性大范围天灾,亦或者哪里出现造反起义,最后就是辽国和西夏打过来了。

    蒋堂肃然说道:“刚才我来的路上,遇到了进奏院六百里加急公文,十余天前,李元昊突袭了青塘,唃厮啰重伤,生死未卜。”

    “什么?”

    众人大惊失色。

    晏殊诧异道:“李元昊是怎么突破到青塘的?”

    正常情况下,到青塘最好的道路就是走卓啰城,但走卓啰城南下东面是兰州,西面是湟州,怎么样也不可能直接杀到青塘啊。

    “是翻越祁山过去的,他们忽然出现在了青塘北面,唃厮啰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

    蒋堂沉声道。

    顷刻间所有人的眉头都紧皱起来。

    青塘一直是大宋最坚定的盟友,虽然赵骏一直想吞并青塘,顺势再夺回青藏高原,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后世我国版图。

    然后在到下一代成就中华秋叶海棠归于一统。

    但毕竟不是眼下。

    因为青塘坚定地站在大宋这边,让大宋是没理由对盟友下手。再加上以如今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还很难完成对青藏高原的收纳。

    所以这件事可以延缓很多年,也许要到赵骏年老,青塘之主已经不再是唃厮啰,是他儿子董毡的养子阿里骨的时候。

    阿里骨是个反骨仔,他暗杀养父董毡的亲生儿子,夺取青塘政权,然后彻底与宋朝交恶,联合西夏攻宋。

    到了那时大宋就有理由和借口处理他。

    当然那个时候西夏还存不存在都不一定,很大概率西夏都已经没了。

    但只要阿里骨敢暗杀董毡亲儿子篡位,大宋就有理由出兵,当时候不承认他青塘之主的地位,从而顺势将青塘收纳,这样就不算背弃盟友。

    可没想到此时青塘就几近覆灭了,就连唃厮啰都受了重伤,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