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机场上空。

    教练机梯队的6号机座舱里,常佳瑶正紧盯着面前hud上面显示着的飞行数据,以及机舱侧面逐渐向后掠过的机场跑道。

    按照飞行训练计划,他们在降落之前还要进行最后一个180°转向。

    “各号机注意,梯队转弯180°,准备进近。”

    无线电中传来了张九江熟悉的声音。

    他作为资深飞行教官,自然是在01号机里面做长机飞行员。

    同时为了保证长机的视线不受干扰,01号机也是唯一没有在前座搭载飞行飞行学员的。

    紧接着,整个飞行编队开始在队形不变的情况下向左侧转向,准备将机头对准跑道。

    “5、6号机,注意提升高度。”

    飞机在大角度转弯时需要同时进行滚转和偏航,而在滚转过程中,整个梯队的各机之间必须与飞机翼面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因此越靠外、越靠后的飞机,为了保证整体队形的一致性,在转弯过程需要执行的动作幅度也就越大。

    不仅本身要转弯,还要以编队轴线为中心做绕轴转动,对飞行员的要求很高。

    “五(六)号机收到!”

    常佳瑶的视线转移到面前的多功能显示屏上,同时向后座的教官同事口中报告了几项重要参数。

    尽管歼教9的后座在设计时就被专门加高过,并不会像歼教7一样后座只能看到前面的后脑勺。

    但一来在飞机着陆的最后过程中本身就有一定仰角,视野跟正经三代战斗机相比肯定还是差点。

    二来,前面坐着的毕竟是飞行学员不是真的压舱物。

    这样参加重大演训任务的机会,很多飞行员整个职业生涯都未必能赶上一回。

    现在他们还没从航校毕业就能经历,肯定要趁着这个机会多锻炼一下。

    虽然操纵杆肯定不敢让他们直接摸,但在心里模拟一下飞行过程,回去再写份飞行报告,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已经集中训练了几个月的时间,很快,整个6机编队就按照计划完成了转弯动作。

    “今天训练情况很好,编队解散,按顺序准备降落!”

    张九江的声音再次响起,让几架僚机的飞行员,尤其是飞行教官们都松了口气。

    对于他们这些资深老飞来说,学习编队飞行都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不过,这一次阅兵训练刚开始的时候,面对骤然提高的编队标准,还是让教官们找回了当年做学员时候的感觉。

    多的时候一天要挨三顿批。

    而伴飞学员们也很辛苦。

    主要是憋得很辛苦——

    看着平时威严的教官被张九江训得跟自己一样,就有了一种“不争气的自己跟不争气的导师一起去见牛逼师爷结果俩人一起排排坐挨批”的既视感。

    可是又不敢真笑出来。

    总之,一直到集训开始之后,众人才逐渐适应新的训练要求。

    但随着十月一号的日益临近,哪怕是心理素质强如飞行员,每次训练的时候,多少也会感觉有点负担。

    在天上盘旋了几圈之后,五号和六号两架飞机终于轻盈地接触到了跑道。

    两股青烟从后机轮表面腾起,减速伞和减速板同时打开,速度迅速从200降低到了接近0的位置。

    报完最后一次高度数据的常佳瑶把飞行头盔上的护目镜抬上去,又从飞行服的口袋里取出一部相机。

    考虑到前舱的学员在飞行过程中的多数时候都无事可做,因此学院干脆给每人发了一部相机,让他们拍一些俯视角度的国庆阅兵照片,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