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有关涡扇10技术来源的这些风言风语,如果只是在国内流传,那本质上不会超出小作文的概念和影响力。

    但如果国外的报道,而且是严肃报道也参与进来,反倒不是坏事。

    实际上,对于一种很快就可能进入量产和服役阶段的发动机来说,诸如结构设计之类的基础信息,是不可能长期不为人所知的。

    毕竟你要给基层单位下发维修保养手册等技术资料,而这些东西到了基层,时间一长,要想滴水不漏根本就不可能。

    之所以外界对于涡扇10的认知会偏差得如此离谱,主要还是因为常浩南的动作实在太快了。

    从确定设计方案,到子系统设计,再到部件级测试、台架测试以及目前的装机测试,都在密集的不到三年时间里一气呵成。

    尤其是牵扯范围较大的装机测试,甚至集中在1999年初至今的这大半年时间里。

    而且,从设计到测试,全都是一把过,根本没有返工过程,把知情者的数量降低到了最小。

    换句话说,见过太行具体长什么样的人别说是退役或者退休,甚至连年假都有可能没来得及放过。

    整个项目几乎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下运转着。

    泄密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而对于外界来说,他们也习惯了航空发动机动辄十年甚至更长的研发周期。

    涡扇10才三年没什么新消息,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人往已经推倒重来这个方向去想,现在新发动机横空出世,不靠谱的自然完全是瞎猜,而哪怕是靠谱点的分析人员,也只能往CFM56这个唯一的线索上面去先射箭后画靶。

    当然,从技术角度来说,总体设计方案这种大面上的信息其实没那么重要。

    就比如CFM56的总体设计方案,随便找個伺候波音飞机的地勤基本都知道。

    甚至发动机本身也跟着客机一起往全世界卖,想拆了研究都可以。

    但也没见谁能原样复刻一个出来。

    说到底,造航发要是这么简单,那航空发动机也不用当什么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了。

    但如果具体到涡扇10上面,倒是可以利用这个信息差——

    既然外国人觉得咱这型号是CFM56核心机发展出来的,而且还分析的头头是道,那咱就顺着他们。

    既不直接承认,也不直接否认,被问起来就是暗示三连:

    懂的都懂,不多解释,你细品吧。

    这么一来,至少也能让西方阵营内部来一轮狼人杀——华夏人把CFM56玩的这么溜,那肯定是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把相关技术资料给卖了。

    最后就算此事不了了之,或者涡扇10的实际情况过些年被曝光出去,也能达到破坏对手内部关系的效果。

    而且,法国人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找上航空动力集团搞合作,大概率也是与此有关。

    毕竟CFM集团就是斯奈克玛和通用电气联合成立的。

    只是暂时还不清楚,对方到底是想要调查“技术泄露”的情况,还是有什么其他目的……

    想到这里,常浩南重新拿起电话,拨通了章亮平办公室的内线号码……

    ……

    他交给章亮平的任务,显然不可能在一两天内就完成,因此,在处理完这个小小的突发情况之后,常浩南还是按计划回到学校,开始着手开发具体的流形学习算法。

    相比于之前投稿给数学年刊的那篇纯理论论文,这才是他重点关注的方向。

    国庆节之前,常浩南已经整理出了两个基本的算法思路,由姚梦娜和他分别选择一种继续研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