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这条时间线上面歼11B的进展,可以说是非常顺风顺水了。

    1999年5月,也就是恰好半年以前,常浩南的重型模锻压机课题组在为国庆献礼的试生产过程中,锻造出了用于歼11B新机体的第一个国产隔框。

    在随后的三个月里,01和02两架原型机的各个零部件,包括两台以量产型标准交付的00批次(试生产批)涡扇10A,以及电科14所提供的新型1493雷达,都被陆续送到了112厂。

    原本厂里的打算是尽量赶在十一之前让飞机下线,也来个50周年献礼。

    但歼11B毕竟使用了大量新工艺和新技术,考虑到时间有点紧张,因此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避免欲速而不达,最后还是没为了这事赶工期。

    所以下线日期将将错过了国庆当天。

    当然,献礼的横幅和内部宣传材料还是搞出来了,只是阵仗明显不如赶在十一之前的那些项目。

    又进行了一個多月的地面测试,确认各子系统在地面都能运转正常之后,也就迎来了首飞。

    常浩南照例乘坐那架挑战者601,回到了自己已经离开差不多半年的盛京。

    只不过这一次,常浩南在飞机盘旋并下降高度的时候,就看到了二号总装车间前面停着一架黄皮黑头的战斗机——

    在他的影响下,如今这条时间线上的歼11B已经跟老型号有了更明显的区别,但仍然不是能从远处一眼看出区别来的。

    常浩南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那架飞机旁边正异乎寻常地围着一大群人。

    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只有首飞原型机才有的待遇。

    在一个紧凑的U形转弯之后,常浩南的飞机降落在了北陵机场那条熟悉又陌生的跑道上面。

    “常总,欢迎来我们厂莅临指导!”

    迎上来的何明一边跟常浩南握手,一边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地说道。

    此前常浩南的职位一直是火炬集团总经理和涡扇10项目的总设计师,前者相当于央企下面的二级子单位,跟112厂平级,而涡扇10就更不用说了,哪怕经过提级不再被视为飞机的子系统,但也只是跟十一号工程对等。

    所以那时候,还相当于兄弟单位过来进行合作。

    不过后来常浩南进一步擢升,航空动力集团已经跟航空工业集团对等,如今再来112厂,虽然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但说一声莅临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何明毕竟是从八三工程那时候就跟常浩南有过工作接触的老熟人了,真要是按照接待上级领导的标准拉开架势,反而会把气氛搞得很僵。

    而常浩南此行是来跟踪这两台涡扇10A在量产机上工作情况的,自然也不可能讲这些排场:

    “何总说笑了,我这次是以涡扇10总设计师的身份,过来协调歼11B首飞工作的,所以和过去一样就行。”

    跟对方寒暄的时候,常浩南的目光就已经投向了远处的总装车间。

    他在重生之前,也跟歼11B打过不少交道。

    只不过都是间接的。

    比如给某些批次的小改动做个测试之类。

    实际上,前世歼11B直到2009年服役的时候,已经稍微有点跟不上时代了,毕竟那功夫国际主流战斗机型号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标准三代到三代半的过渡。

    不过对于华夏来说,从第二批次开始用上涡扇10发动机的歼11B算是真正步入了“三代机自由”,再结合充足的航程和载弹量,总算让空军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来自几个方向的海空压力。

    也是大致从那个时候开始,某几位老对手谴责“不专业拦截”的次数出现暴涨,吃瓜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