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从古至今总是分成很多个圈子,穷人有穷人的圈子,富人有富人的圈子。

    以宋强为纽带相互介绍来圣泉幼儿园的人家都是做生意的。而圣泉幼儿园每个月高达两万的托园费,也决定了来这里的孩子都是富贵人家。

    富人也是人,也有柴米油盐、孩子上学的问题。在交流中圣泉幼儿园的名字就入了一些人的耳中。

    人们总有一些从众和好奇的心理。他为什么送孩子去那家幼儿园呢?那家幼儿园有什么好的?

    而两万元的月托儿费在形成一道门槛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别人的孩子能上两万元的幼儿园,我的孩子差哪了,咱也把孩子送那儿去。

    以上这些理论是周平对林菲说的。

    周平这个人不喜欢和陌生人交往,但是一但熟悉了,周平就会侃侃而谈自己的奇怪理论。

    这些理论对错先不说,咋一听下总会给你一种新鲜的感觉。

    周平是在林菲担心招不到生源,辜负了宋老板期望时,才抛出这个理论的,其实周平也就是随便一说,哄哄林菲安心,没想到招生第一天就来了五个孩子。

    圣泉幼儿园的宗旨是贵精不贵多,这头一天就招到了计划扩招名额中的四分之一,让林菲对周平的高瞻远瞩,先见之明大为佩服。

    因为幼儿园里的人手少,林菲干脆带着二班的孩子在操场上做游戏。以方便随时接待来报名的儿童家长。

    这些家长在和林菲简单交流后,就获准在幼儿园中参观。

    呆在教学楼里的是幼儿园的一班,也就是那些自闭症儿童的班级。

    这些自闭症儿童虽然在周平的引导下,已经解除了灵魂压迫的困扰,但是长期的封闭使得他们的情感世界单一,且纪律性极好。只要安排好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就不用人操心了。

    参观的家长在教学楼里,沿着走廊向各个教室内张望,见有的孩子在看书,有的孩子在画画,有的孩子在弹琴,基本上每个教室只有一、两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在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这些都是四、五岁的孩子,不说他们学的如何,单单是在没有人看管的时候,能够如此专注的学习就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参观的孩子家长们立刻对圣泉幼儿园的教学水平看高了一线。

    有那些艺术修养高一些的家长,驻足看了一会儿画画的毛志民,又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张玉弹奏的钢琴,更加对幼儿园的学员素质大加赞美。

    来的五名家长在参观之后,无一例个的都决定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圣泉幼儿园中。

    这时圣泉幼儿园的门口又来了一位新的家长。

    听到门铃声,林菲让小朋友们自己游戏,然后来到大门口。只见门口是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娘。

    “您有什么事吗?”林菲问道。

    “我想送孩到你们幼儿园,你们现在还招生吧。”沈红问道。

    “是啊,今天是招生第一天,您家的孩子带来了吗?”林菲问道。

    “带来了,带来了。快,快过来。”沈红向身后招手说道。

    王昊抱着孩子莫明其妙的走上前,原本以为母亲又要去拜哪路大仙,没想到竟然带他来到一家幼儿园。

    来圣泉幼儿园没有不开车的,可是这位大娘却是走路来的,林菲看看沈红说道“大娘,我看你有点面熟啊。”

    沈红说“我天天在这一片扫马路,你肯定见过我啦。”

    “哦”林菲听了点点头没有说话。

    她其实是想劝大娘别跟风来圣泉幼儿园,毕竟圣泉幼儿园的收费太高了,一般人家可承受不起。但是这话又有点伤人,所以林菲忍住了没说。

    这时王昊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