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急忙朝他喊了一声,未等李世民发问,就恨声说道:“刘文静和殷开山几人商议领兵出城作战,被薛举绕后打了个大败,如今大军一部分回了城内,一部分朝长安溃逃,你兄长生死不明,这这……刘文静是怎么统兵的!!”

    大军往长安溃逃!

    一句话又让几位大臣脸色难看了几分。

    高墌离长安并不远,薛举的骑兵足有万余人,两三个昼夜就能赶到长安,到那时,好不容易才攻下的长安城……

    怕不是又要改名。

    “父皇!”

    李世民脸色不变,站着朝李渊拱手行礼,沉声说道:“薛举也许会追击我大唐残军,但绝不敢来长安!”

    “这是为何?”李渊问二儿子。

    “原因有三,其一,高墌、泾州皆未破,其中泾州位于薛举大军后方,卡住粮道,令其不敢孤军深入。其二,宁州与高墌互为犄角,刺史胡演守宁州城,也能对其粮道造成威慑,这也是儿臣之前说,只需死守高墌,待薛举兵乏将疲退却时再出击!”

    “唉,我儿竟有如此见解……当日该让你领兵的。”

    李渊悔之晚矣,又问:“这第三呢?”

    “第三便是我长安城,长安乃都城,去年我们就号称有二十万大军,薛举摸不清我唐军底细,定然不敢以全军来攻!”

    李世民说得斩铁截钉,让李渊方才慌乱的心逐渐安定下,笑着对大臣们称赞:“这才是我家二郎!”

    众大臣纷纷赞扬。

    李渊又问对策。

    李世民再说道:“如今之计,宜速速出兵!”

    “还要出兵?!”

    “对,父皇……出兵能驰援高墌、泾州,此二城不能被薛举占领,否则他东进之路畅通无阻,我军再无优势!另外,出兵也能收拢溃军,接回太子。”

    李世民详细分析。

    “太子生死未卜……是该出兵。”

    李渊犹豫了,“但长安……”

    “长安由溃军来守!”

    李渊更犹豫,二郎计策周全,他找不出破绽,反而举棋不定。

    一旁的裴寂说了一句:“若是太子在乱军中被杀……”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这话也就裴寂敢当着他父亲的面说,换做其他人,他父亲早火冒三丈。

    裴寂这话,其实是在反对出兵。

    “……”

    李渊沉思良久,看向自己这位高大俊朗的二儿子,突然冒出一句话来:“二郎,若是你兄长被薛举杀了,我立你为太子!”

    李世民心中一震,不敢多想,连忙安慰:“父亲,兄长乃唐朝太子,自有父皇天命护持,不会有事的!”

    李渊露出笑容,“好,我任命二郎你为大元帅,取代太子指挥与薛举的战事!”

    “儿臣领命!”

    李世民跪下接受大元帅之位,全权负责陇西战事。

    “二郎,这次你出征,务必要找到你兄长……守住高墌和泾州,不要再出城跟薛举打,我会派人联系凉州李轨,封他为凉王,让他从西面骚扰薛举,迫使他撤军。”

    “父皇之策实乃高妙也!”

    李世民恭维父亲道,李渊哈哈一笑,命他回去,速速领长安剩余军队驰援高墌。

    李世民看了裴寂一眼,并未马上离开,这才有空问那跪着的将领:

    “你叫什么名字?可知元帅、行军大总管他们,为何决议领军出战?”

    “末将吕世衡,不知为何要领军出城作战。”

    吕世衡再回答:“只知道不久前军中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