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再说契此赶了一二天的路,此时真觉得有些累了,一到僧房,倒头一睡,便进入了梦乡,“咕咕”地打起了呼噜。

    睡梦中,契此哪里知道,当天夜里,天华寺一带的海况、地脉、天象,都发生了颇为出奇的特异现象:

    那天,时逢当地人所说的“小潮水”——潮位低平。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那天夜间的海潮一反常态,潮声嗡嗡作响,从大洋深处咆哮而来,如同千军万马一齐奔腾,潮高涌大,浪花翻飞,其壮观,可与每年一度的八月十八天文大潮相媲美;

    一字潮,如同一堵海水砌成的高墙,齐唰唰向前推进,它高速拍打到海边的岩石上,可谓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人字潮,两条相互独立的浪潮成斜线突进,在中央交汇,好像双掌相拍,不但击出数丈高的浪花,同时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与此同时,天华寺左近的田螺山上烟气升腾,一团水雾从一个深深的岩穴之中喷涌而出,直冲云霄。

    伴随着烟雾升腾,山体内部发出隆隆的轰鸣,恰如地脉运行,岩浆奔腾……

    此后,田螺山上的那个岩穴深处出现了五个岔洞——人称五通洞。

    佛教圣人有“五通”之说。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

    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

    有了天耳通的人,一切声音都可以听得到;

    有了他心通的人,时时刻刻都能看清他人的心意;

    有了宿命通的人,过去历生、历劫的事都能回忆起来,了如指掌;

    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随心所欲,诸如上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

    此五通与彼五通,仅仅是名称巧合,还是有着某种象征意义?

    到子夜时分,天华寺上方晴空万里。突然,一道极其明亮的闪电掠过夜空,照彻山河大地、海洋港湾,紧接着一声霹雳轰然炸响,回声久久荡漾……

    隆冬时节,出现电闪雷鸣,并非正常,何况晴天霹雳,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如此众多的奇异现象,当然引发了全寺僧众与附近百姓的好奇,然而,人们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唯有天华寺方丈云清和尚心中莫名其妙地生出一念:“佛经云,圣人出世,天地震动。岳林寺闲旷师兄在信中说,契此是有来历的人,莫非昨夜的海啸山鸣、霹雳闪电,与他的到来有关?”

    那个时期,正处在唐朝末年的动乱时期,军阀割据,兵匪四起,烽火连天,战乱不断。于是,许多人被迫躲进相对安全、平静的佛门安身立命。

    这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只好祈求佛菩萨保佑,所以,各地的寺庙异常繁荣起来。

    天华寺傍山面海,紧临着一个古老的渡口,门前一条宽阔的驿道,北通浙东最为繁华的大邑明州,向南渡海,经象山可达台州、永嘉等物产富饶的州县。

    地处海、路交通要冲,物流贸易畅通,人员来往便利,为天华寺带来了大批香客施主。

    因此,这里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十分热闹。信徒多年布施,为天华寺积累了大量水田、旱地、山林、海涂。

    食粮丰富,生活安静,大批云游僧慕名而来,寺里常住僧人多达四五百人。

    若逢佛菩萨圣诞之类的佛教节日,便会出现“千僧过堂、万指围绕”的宏大场面。

    契此是新剃度的沙弥,又初来乍到,所以,尚不具备进禅堂专事打坐修行的资格,只能作务打杂。当家师大手一挥,“砍柴去吧!”

    于是,契此被打发到了柴头(寺院中,于典座之下管理柴薪的职役。其主要职责为入山采薪,以供大众使用)手下,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