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妙庄王首先让她上山砍柴,她不怕山高路险,荆棘丛生,硬砍回了两大捆干柴。

    妙庄王又让她去种三亩三升麦子,她虽然手上磨起了许多血泡,还是把它种完了。

    妙庄王见两件事都没难住她,便让人将三斗三升芝麻撒到山坡上,叫她一粒一粒地捡回来,少了一粒立即处死。如果一粒不捡则前功尽弃,从此不准再提出家之事,而且要在三天之内与王公子成亲。

    妙音毫无办法,只好坐在山坡上哭。"大哭三声惊天地,小哭三声鬼神寒"。她的哭声惊动了花园内的蚁王,它想起两年前一场暴雨冲垮了蚁穴时,是妙音将自己的臣民们从水中救上岸来的,便发动蚁国的几千万只蚂蚁,帮妙音公主把三斗三升芝麻全部捡了起来。

    妙庄王无计可施,只好让苏宰相到百雀庵去找慧妙师太,要她设法逼三皇姑返俗。

    苏宰相怕老师太知道内情后不敢折磨皇姑,便含糊其辞地对她说:"妙庄王有旨,从今以后,若有妙龄少女要出家为尼,务必百般折磨,逼其返俗……"

    这样一来,妙音公主当然免不了又要经历十磨九难。

    但是,妙音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出家还不足一个月,为什么父王突然派兵来焚烧庵堂。

    因此,她决定连夜赶回京城,当面问个明白。

    她正准备启程,突然几位彪形大汉破门而入,不由分说地将其捆了个结结实实……

    妙音见来人蛮不讲理,便厉声喝道:"我乃当今太子,谁敢胡来!"

    "谢主隆恩,奴才生怕捉错了人,是太子就对了。"

    "奴家乃三皇姑妙音!"

    "苍天有眼,圣上有令,走了三皇姑,提头面君。"

    妙音相信父王不是那种朝令夕改的伪君子,更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小人,便紧接着追问道:"你等可知假传圣旨,该当何罪?"

    那领班的倒也乖巧,只见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将一柄宝剑高高举过头顶,斩钉截铁地说:"这里有尚方宝剑在此,请三公主过目,奴才确系奉旨而行,求公主海涵。"

    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妙庄王既是三皇姑的生身父亲,又是一国之君,背叛君主谓之不忠,不遵父命,谓之不孝,让领班的"提头面君"谓之不义,将来人处死以保全自己性命,谓之不仁。

    如果她自己想设法逃走,是有办法的,为了不做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乖乖地跟他们进京。

    其实,这一切都不是妙庄王的主意,而是三皇姑的"公爹",苏韦锦的父亲苏宰相在暗中做的手脚。

    苏宰相是妙庄王的宠臣,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宫中机密,无不参与商议。

    妙庄王选中他的儿子为驸马,并有意让其继承王位的事儿,他不仅知道得最早最快,而且认真地打过如意算盘。

    他比妙庄王年轻十多岁,只要儿子继承王位,等妙庄王一死,自己就是太上皇。

    媳妇听儿子的,理所当然,儿子听老子的,天经地义。到时候自己这个一家之主,也就是当然的一国之王了。

    没想到这如意算盘刚刚拨动,那该死的假太子竟突然心血来潮,出家当了尼姑。

    妙音一走,儿子的皇帝做不成了,自己更是老鼠跳进糠箩里,一场欢喜一场空。

    本应是一盘大获全胜的好棋,一夜之间竟变成了无法收拾的残局。细细想来,成败的关键,又全系在三皇姑这颗棋子上,只要她同意和自己的儿子成亲,王某人便是兴林国的主宰者。

    为了实现太上皇的美梦,苏宰相编了一套天衣无缝的谎言,欺骗了妙庄王。

    他说百雀庵为佛教圣地,实为淫荡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