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日月轮回,春去春来,祝得财已长成为一个气宇轩昂、身材伟岸的青年,个子已高出他爹一个头。

    但令他爹娘最担心的是,祝得财那调皮捣蛋的恶习却改不了,聪明才智常用在邪门歪道上,设局整蛊人。为此,他爹不断听到别人投诉儿子,气得几乎”吐血”,骂他是”狗改不了吃屎”。

    而祝得财对他阿爹的训斥当作耳边风。他娘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也无计可施。

    而在天露山发生的一件偶然的事,彻底改变了祝得财的人生轨迹。

    祝得财的姨丈姓苏,叫苏怀诚。他其实是沙村聚龙坊苏氏所出,他爷爷”攀耕”落籍到天露山脚里洞的牛岗村。每年清明他都回沙村参与祭拜苏氏的太公山。

    像苏怀诚祖辈这样”攀耕”落籍到里洞山区的风气并不少见,如洛洞村的梁氏一系就是从太平沙村奕祥坊姓梁的”攀耕”过去的。每年清明他们都会回奕龙坊乌鸦仔山拜梁宗秀的祖坟。

    苏怀诚的父亲叫苏洛富,以前曾经到过北方的酒坊干过几年的活,偷师回到里洞自己开了一间”醉千觞”酒坊。

    苏洛富勤劳善良,起早摸黑地苦干,将北方采购来的大麦、高粱与大米按比例混合发酵,酿出的酒在南方清香型酒的基础上又带有北方酿酒的酱香,在当地一带有不少客户。

    苦心经营下他家境也算富裕。

    苏怀诚长得高大英俊,人品又好。所以李金凤从县城附近嫁到这山区来,夫妻勤劳致富,相敬如宾。酒坊规模虽然不大,但对于小富则安的苏怀诚来说,日子过得乐也陶陶。

    随着岁月的流逝,苏洛富以八十五岁的高龄辞世了。

    父亲去世后,苏怀诚继承了酒坊产业,顿觉得酒坊的人力不够,但一时间也不知道去哪里招人。

    在一筹莫展之时,苏怀诚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妻子说:”阿风,你的姨甥祝得财已经长大成人了。你说他在家中闲着没事干,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回里洞给我们酒坊当帮工呢?”

    李金凤点头说:“好。明天我下山到县城那边去一遭。”

    翌日,李金凤起了个大清早,下山赶往县城锦水坊去找妹妹李金兰,把叫祝得财去里洞”醉千觞”酒坊帮忙的事说了出来。

    李金兰觉得这是个一举三得的好机会:一来可以帮助姐姐解决人力不足之困;二来里洞离县城较为偏远,儿子更容易在那里安心干活,学点技能,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三来在帮忙姐姐干活之余,李金凤两夫妇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多多开导教育自己的儿子。

    祝得财正闲得发慌,听到这消息后爽快地答应了:“要知道,我现在整天待在村子里好像井底之蛙一样闷极了。现在姨妈的酒坊要我去帮忙,管我吃饭与住宿,有酒喝,每个月还有薪金发,行!”

    当天,祝得财就收拾好行李,随姨妈李金凤往天露山去了。

    祝得财在醉千觞干了几个月的活,便发现了问题:酒厂出产的酒质量虽然不错,但缺乏知名度,销售范围局限于里洞乡为主,偶尔要送小量的货到新州县城的客商,总销量没有增长,只是小打小闹的小生意。

    这天早上,旭日东升,彩霞满天。

    醉千觞酒坊接到了订单:里洞与恩平县交界的甄家村族长要娶儿媳妇,在村中的大祠堂大摆宴席需要二百斤酒。

    按照订单来出货,美酒共装了四大埕。祝得财带着酒坊的另一位伙计,挑着酒埕走路前往。

    山区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一样变化无常。

    半路上风云突变,大风吹来了压顶乌云,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幸好山上有个半山亭,祝得财和那位伙计得以进亭里避雨,才避免了淋湿身。

    大雨下了几袋烟的工夫就停了。祝得财与伙计挑着酒埕继续上路,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