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村落上方既不见炊烟也不见灯火,冷冷清清的,远远望去像是一座荒村。

    如果不是武大敬指认,张传世恐怕压根儿发现不了这地方还有人生存。

    “黑灯瞎火的,怎么也不点个灯?”张传世嘀咕了一声。

    山里雾气重。

    从四周地势看,狗头村位于下方山坳之中,雾气环绕于村庄上方,此时月亮还没出来,天色很暗,没有半点儿灯火的村庄看起来有些瘮人。

    “哪里有钱点灯——”

    武大敬陪着笑脸应了一声。

    张传世就道:

    “煮饭的火光总该有吧?”

    武大敬回道:

    “晌午时分就会煮些吃食,这个天热,晚上哪还用热,费灶费柴呢——”

    说话时,他又伸手抓了抓后背,发出‘悉索’响声。

    两人这一说话打破了沉默,张传世虽说不喜欢这个‘带来鬼案’的村老,但他憋了一天无人说话,此时武大敬和他答腔,他也愿意与这老头儿说上几句。

    “你们这村子这么穷?”

    “不算穷的。”武大敬就道:

    “我们至少还有吃的,算是过得去。”

    “这一年能收入多少银子?”张传世随口问道。

    “我们家人多,我生了三儿两女,两个女儿嫁出去了,三个儿子又生了七个孙子,都娶了妻生了子,家中共有二十多口劳动力,一年一家人能挣这个数。”说完,他伸出三根手指。

    “三十两银子?”张传世接话,武大敬就点头:

    “是。”

    这个话题与鬼案无关,赵福生本来没有出声,听到这里,倒是看了武大敬一眼,略有些吃惊:

    “你家竟然是富户。”

    她接收了原主回忆,只知原本的赵氏夫妇一年干到头根本余不了钱,反倒债台高筑。

    每年秋收之后,上门要债的多不胜数。

    一年辛苦劳作,粮食却被接连搬走,最终颗粒无收。

    今年实在走投无路,将女儿卖入镇魔司,最终一家人落得死于厉鬼之手的结局。

    “那可不是。”张传世摇了摇头,解释给赵福生听:

    “你别看他们家一年能挣三十两,但每年要交不少税,说不定只是驴粪蛋子表面光,背地里还欠着债呢。”

    “谁说不是。”

    提到银钱,武大敬的表情顿时比先前听到赵福生无法看风水时还要难看一些:

    “我们家一年人头税、过路费、保护税,一共得交二十八九两银子。”

    余下的银钱供一家人吃喝,根本不够,农闲之时,一家人还得出外打零工,养牲畜补贴家中。

    除此之外,“这还得老天保佑,不要遭遇灾祸。”

    若遇上灾荒年,地里收成不够,不止赚不了钱,还得倒贴,卖儿卖女的就在多数。

    “到了灾年,你往县镇城中一走,不要说给钱,给口饭吃就能将人牵走——”

    张传世说到这里,偷偷看了赵福生一眼。

    他知道赵福生的来历,怕她听到这话发怒。

    赵福生愣了一愣。

    她是知道大汉朝百姓贫穷,但重生之后她进入了镇魔司,虽说驭使了厉鬼,生死难料,但吃喝有人侍候,还没有尝过生计之苦。

    此时听到武大敬提起这些事,竟像是比谈起遇鬼还要恐怖。

    “税收这么高?”她问了一声。

    张传世转头与武大敬对视了一眼,两人俱都苦笑。

    气氛冷了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