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蜀郡。

    益州城外,大慈寺。

    寺门外站着一列列的士卒,守备绵延了数里。

    “吁!”

    剑南节度使李宓匆匆翻身下马,在离得还有颇远距离之时,就大步往寺庙赶去,脸上带着深深的思虑之色。

    到了门外,他竟是被拦住了,遂脸色一沉,大喝道:“你等不认得我吗?!”

    “节帅,里面是圣人。”

    先开口的是崔圆,他感受着李隆基的怒气,发现李隆基已经冷静下来,便道:“忠王既已称帝,覆水难收,便不会再退位,而庆王虽守住长安,夹在忠王与叛军之间,其粮草补给,必依赖于蜀郡。臣以为,当传旨于庆王,命其自尊奉圣驾。”

    “捷报,捷报!王师已击退叛军,守住长安!”

    一开始,圣人还经常怒叱那几个叛逆,可当他们秘密护送着圣人到了蜀郡,圣人的怒气似乎是渐渐消了一些,开始对陈仓之事缄口不言,更多地关注起一些务实之事,比如剑南的兵力、粮草。

    狗屁的破戒!

    一阵响,李隆基猛地把桌上的笔墨纸砚全都推倒在地,眼中杀气毕露。

    “那是他误以为朕葬身山火了,不知朕得上天庇佑。”李隆基暂时没有对此事多做评述,他自有他的考量,“朕听闻,你遣了严武、高适支援长安?”

    老僧目露悲悯,缓缓道:“你们可想过,圣人聪慧,早晚将看出你们的妄言,到时性命何在?”

    “英干禅师既是益州大慈寺的僧人,如何会到汉中?”

    此事若是他发现的,他不会主动说。但既是圣人要他查的,只过了七天,他就查得一清二楚。

    “小人一开始确实没想救圣人,只是看他说话很有架势,想让他与小人一道化缘……一道行骗。后来,才知他是真的。”

    无相、英干吃了一惊,心虚不已,连忙把老僧抬起,赶到一间无人的禅房,方才说起话来。

    等了一会儿,节度副使崔圆从寺中出来,长揖一礼,道:“圣人正在歇息,我带节帅前去候见。”

    穿过一重又一重的院门,两人终于停下了脚步。

    他终于看清了,眼前真是圣人,形貌虽老了很多,但普通人绝没有这种天威。

    崔圆不想回答他的不停追问,道:“节帅可曾面圣过?”

    “遵旨。”

    另外,今日他们还忽然发现,其实那个开创盛世的英明天子,心意是十分容易揣摩的。只要猜准圣人的忌惮之心,很容易就能操持圣人。

    方才李宓面圣的态度,并没有让李隆基感受到其忠诚。

    无相虽然年轻,却是新罗王氏出身,心怀慈悲,给了李隆基吃食,让他换了一件袈裟,带着他下山,离开了险地。

    崔圆能揣摩到圣意,无非是眼下宣布忠王、庆王的逆行,便要撕破脸。随着日子逐渐安定些,圣人也不想立即就重回动荡。

    李隆基自是不会与这等小卒一般见识,当旁人怒而问罪,他反而摆摆手,赦免了这驿使的罪,详细问了长安城的情形。

    李隆基喃喃着这个名字,一挥手,道:“安排吧。还有,遣快马把人追回来。”

    他一下子问了这许多问题,崔圆却只用简单的一句话就回答了。

    “走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无言地笑了笑,并未把这份领悟说出来。

    “爱卿平身。”

    “朕不会再住大慈寺。”李隆基终究是不信任佛门,深觉不安,当即做了决定。

    “你是故意让他怀疑圣人是假的。”

    李宓隔着院墙,往深处的禅房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