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

    可在七月初三这天,情况发生了一点变化。

    在谁也没想到的情况下,一支倭寇军队从湖州方向出现,并对防守南侧的官军发动了攻击。

    这帮偷袭的倭寇仅有千人,发动进攻格外的悍不畏死,让防守此处的卫所军左右支拙。

    就在即将防线被突破时,京营参将裘鸿带兵过来支援,才将防线给稳住了。

    然而这时他们才发现,这一千倭寇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官军注意。

    被围在包围圈里的倭寇,其主攻方向竟是往北,攻向了官军防守最薄弱处。

    此刻宜兴县城内,朱景源正焦急站在城楼上,等待着前线的最新战报。

    “先生,滁州卫指挥同知已两次求援,真的不派军增援?”朱景源又开口问道。

    “殿下,从近期剿倭态势来看,这帮倭贼一直想往东或南逃,他们的目的是想逃往大海,由岂会向北突围……”

    “北侧必然是障眼法,稳住南侧防线局面最要紧,同时也要兼顾东侧……”

    说到此处,高书言越发笃定道:“只要守住东面和南面,这帮倭寇就插翅难逃,我军只需牢牢围困,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听到高书言侃侃而谈,朱景源稍微安心了些,但如果朱景洪在这里,绝对会骂高书言纸上谈兵。

    不对,人家赵括至少还在前线,纸上谈兵也是有依据的,哪像他俩这般躲在县城里。

    躲在城里也就罢了,此刻朱景源身边除了一帮文官,竟没有武将在侧帮忙参谋。

    金陵都指挥使王全义,以及都指挥同知孔金山,都被朱景源派去督战了。

    虽然心安了些,但今日毕竟不同以往,朱景源还是感到有些担心。

    众人又焦急等了几分钟,却听远处有快马赶来,待其靠近便知是传讯的斥候。

    “大捷,大捷……裘鸿裘参将,大破来犯之敌!”

    听到斥候报捷的声音,朱景源终于松了口气,于是对高书言道:“南方之敌已被击溃,可让裘鸿代表北上增援!”

    裘鸿的骑兵是机动力量,主要负责的就是增援,所以朱景源马上想到了他们。

    至于刚交战后军队累不累,伤员该如何处置,朱景源基本没想过。

    这完全是外行指挥内行,所以朱景源和他的参谋团,让下面将领非常不舒服,只是把委屈都憋着而已。

    “臣以为可行!”高书言答道。

    “那就立刻派人传令去!”

    人手很快安排了下去,正当朱景源打算喝水解乏时,远处又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让人担忧的是,此人并未大呼报接,让城楼上众人以为又是来求援的。

    太子身份尊贵,斥候当然无法面见,几息之后便有侍卫上来禀告,而后由学士向朱景洪传达。

    “殿……殿下,北面滁州卫防线,被……”

    “被怎么了?”

    “被冲破了……”学士极为艰难说出这一结果。

    “被冲破了?被冲破了?”朱景洪问了两遍,语气是不敢置信。

    围了一个多月,眼看胜利就在前方,他那铁桶一般的包围圈,居然就这样被冲破了?

    “怎么会?怎么会?”

    伴随着大吼,朱景源直接掀翻了茶几,杯盘砸在地上发出了清脆的碎裂声。

    他毕竟是太子,偌大帝国的储君,哪怕平日里性格再好,此番动了真怒也着实吓人。

    一众学士尽皆俯首,恭恭敬敬不敢有半分动作。

    “高先生,为何?这是为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