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走向了不远处的一门火炮。

    “你的兵马,能不能挡得住?”、

    倭寇突围有三千多人,杨仁忠手下兵力仅有一千三百余人,想要得胜确实不轻松。

    杨仁忠老老实实答道:“只要各部密切配合,我部定能战而胜之!”

    说到底,附近驻扎了大量军队,只要在倭寇突围时发起攻击,战而胜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很好,你有信心就好!”

    说完了这句,朱景洪转身面向军阵前方,极目远眺说道:“杨参将……”

    “臣在……”

    “你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今日这关键一战,你可要把握好机会!”

    面对朱景洪表露出的善意,杨仁忠当即抱拳道:“多谢十三爷提点,臣定当全力以赴!”

    回过头来,朱景洪笑着说道:“打个漂亮仗,我替你向圣上请功!”

    拉拢人心这些把戏,他现在已越发得心应手。

    “多谢十三爷!”杨仁忠大为激动。

    不怪他控制不好心态,他杨仁忠小小一个参将,和跟皇帝隔着不知有多远。

    朱景洪一开口,就是要替他跟皇帝请功,杨仁忠激动也很正常。

    “十三爷,倭寇动了!”侯璟适时提醒。

    朱景洪点了点头,而后转身往走向军阵后方,他当然不会去亲自拼杀。

    此刻他过来,除了想跟杨仁忠拉拉关系,更主要是想看京营作战。

    这些步兵都配备了火枪,队伍中还有三十门火炮,热兵器战斗朱景洪还真想见识一下。

    站在后方山坡上,朱景洪继续用望远镜观察情况,只见到倭寇已列好军阵开始前进。

    双方相隔差不多有两里,步行至少要走十来分钟,双方才会短兵相接。

    但京营有火枪火炮,会给倭寇短兵相接的机会吗?

    时间逐渐流逝,在确定倭寇突围方向后,各卫所之兵也动了起来,他们也在交战之地行军。

    但他们驻扎之地路不好走,至少也得二十三十分钟中才到,杨仁忠必须挡住倭寇这么长时间,才会有援军赶开支援。

    至于为何不让骑兵上,是因为山坳地势狭窄,骑兵根本施展不开,除非把他们当步兵来用。

    “十三爷,倭寇要进火炮射程了!”陆育新出言提醒。

    只因此刻的炮兵们,已经开始装填作业,并有人开始调整炮口。

    当倭寇进入五百米距离时,炮兵们点燃了引线,三十门大炮同时发出巨响,炮弹以极快的速度飞射出去。

    但因误差的原因,三十发炮弹只命中了十几发,但也带走了三四十条人命。

    除了击杀效果,火炮对敌军的震慑,对其士气军心的打压,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了,因为怀着必死之心,这些倭寇阵型并未乱掉,死去的人立刻有人补上。

    他们继续往前进发,但行军速度却快了一些。

    而京军这边,火炮发射后士兵们立刻忙碌起来,有的调整炮口角度,有的清晰炮膛残渣,有的准备装药和炮弹。

    看得出来,这帮人动作熟练,平日里肯定没少联系。

    “放……”

    大概一分钟后,又是一轮火炮齐射,这次准头稍好了一些,又带走了几十人的性命。

    见此情形,朱景洪平静道:“我军以逸待劳,且武器装备更为精良,这帮倭寇必败!”

    所以此刻他很想不通,为何太子能把仗打得稀烂,这明明是躺着就能赢的局面。

    “或许……高书言这样的人,继续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